缩略图

新媒体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

作者

易雅迪

长沙市望城区健康促进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网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思想多元化,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现阶段,人们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所需信息,思维方式发生变化,奢靡及享乐主义等思想得到传播,会影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发声,影响人们的精神、政治立场,甚至是影响党员的信仰,不利于民族及国家发展。因此,应该分析工作中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保持党员先进性,促进党组织健康发展。

1、新媒体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确保政治安全和政权稳固。意识形态工作属于党组织工作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若是思想防线产生问题,会影响不同领域安全,如经济、政治及文化等,甚至产生颠覆性问题。新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小的运用,是国际意识形态交锋的重要阵地。外国利用新媒体宣传不同的价值观,想要影响国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为了规避这种问题,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第二,能够凝聚民族认同和社会共识。基于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能够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灵魂,提升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1]。若是意识形态弱化,则会影响国家民族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包含较多的内容,文化及思想多元化,容易影响人们的思想。因此,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党组织应该正确地引导主流价值,让公民形成统一的思想,以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

第三,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环境挑战。现阶段,人们能够利用多媒体发布、传播信息,影响了主流媒体的地位,网络中包含巨量信息,容易淹没主流声音,且娱乐化倾向会影响意识形态严肃性,不利于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另外,网络中包含大量信息,且信息质量存在差异,各种信息均利用新媒体传播,加大了舆情管控工作难度,容易影响意识形态安全,要强避免这种问题,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第四,有利于提升党组织工作效果。基于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能够促进阵地建设和技术创新,兼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确保主流声音全覆盖。还可以在舆情监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持续监测舆情,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地引导舆论走向;还能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内容供给。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培养优秀的宣传骨干,进而提升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还可以对话语表达进行优化及创新,将新媒体传播方式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提升工作内容的吸引力。还能清楚地划分责任,构建完善的责任机制,清楚规定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促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还可以发挥民主党派等作用,建立多元协同的工作格局,优化工作效果 [2]。

2、新媒体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问题

2.1 工作方式落后

一些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依然运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并未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无法发挥其优势,导致工作的吸引力不足,工作范围受限。比如对于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平台,未能并对其实施合理布局,影响了工作效果。

2.2 队伍能力不足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但是很多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缺乏丰富的舆情应对经验,使得工作中产生诸多问题,无法适应工作发展要求 [3]。一些单位敏感性不足,无法及时识别意识形态风险,评估其影响,采取应对措施。

2.3 阵地管理不足

新媒体平台中包含大量的信息,一些不正确的思想通过不同平台传播,影响了主流价值观。网络舆情管理属于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监测制度和应急响应制度,导致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不足。

2.4 西方渗透加剧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国外也运用新媒体平台包装自由、民主等话语,基于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炒作热点事件、文化输出等,影响党的权威,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及隐蔽性提升,加大了意识形态工作难度,使得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工作效果受到影响。

3、新媒体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措施

3.1 改变工作理念及内容表达

一些党组织在工作中采取单向传播方式,影响了传播效果,对此,工作人员应该先转变工作理念,形成全媒体思维,建立互动式传播体系。比如在分析政策时,过去主要是灌输法,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工作对象很难准确地理解及掌握,影响了工作效果。为了改变现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直播、短视频以及话题互动等,将理论内容变成网络语言,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加深印象 [4]。除此之外,建立特色品牌。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可以结合地方文化或者是红色资源,建立新媒体IP,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及亲和力,优化传播效果。

3.2 强化队伍建设

在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关系到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需要持续提升人员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如危机公关、舆情分析、新媒体技术等,让其及时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其媒介素养。还要重视人才引入。为了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应该积极地引入优秀人才,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设置较高的门槛,从不同方面出手,考察人员情况,保证其符合岗位要求。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及政治素养。还要构建考核激励机制,定期考核人员能力,督促其不断提升专业性,结合人员表现,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发挥激励作用,保持人员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优化意识形态工作效果。

3.3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制度。要想加强舆情管理能力,应该重视舆情监测工作,制定相关的制度,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管理闭环,其中涉及到监测、研究判断、处置和反馈,提前预警舆情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加强平台监管。落实新媒体平台主体责任,如果发现有害信息,应该及时清理干净,优化网络环境。要想提升内容审核能力,可以运用技术和人工方式,把好意识形态关,以免影响主流意识形态。

3.4 加强技术反制渗透,正确地引导青少年

在反制渗透方面,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研究开发舆情分析工具,高效地识别境外意识形态渗透问题,掌握其渗透途径,有目的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持续提升反制能力。还要运用加密通信技术,提升信息传输安全性。青少年的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影响,要想改变现状,应该正确地引导青少年意识形态,可以在学校中推广其及运用全媒体传播体系,利用不同的途径推送主流价值内容,扩大传播范围,及时纠正青少年思想方面的问题。

3.5 创新协同治理机制

要想提升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需要多主体配合,如政府、党委、社会组织及企业,实现共同治理。将线上和线下治理进行结合,如线下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讲座活动,和线上话题互动进行结合,建立立体化的引导矩阵,优化治理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发展,扩大了意识形态生存空间,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具有较多的特点,斗争变得更加激烈,具有隐蔽性等特征,加大了意识形态工作难度,要想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需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三宝 .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控机制构建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 2023.

[2] 贾彦辉.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D]. 国防科技大学,2022.

[3] 杜旭 . 浅议新媒体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 [J]. 办公室业务 ,2017, (17): .

[4] 李珈瑶 . 新媒体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传播路径探究 [D]. 中共中央党校 , 2017.

作者简介:易雅迪(1991.6-),女,汉族,本科中级,主要从事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