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邬琴
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010000
一、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中职教育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学学科,作为中职教育阶段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不仅承载着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重任,更对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生活所需的核心素养起着奠基性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适应教育发展趋势
当今教育界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单纯关注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能力与品格的综合发展。中职数学教学也需要顺应这一趋势,相应的评价体系若不更新,依然只聚焦于知识掌握程度,将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成长,不利于中职数学教学与整体教育理念接轨。
(二)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提供全面、准确的教学反馈。教师通过评价结果,能清晰地知晓学生在数学核心素养各维度的表现,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涵盖了多个层面,如数学思维、应用能力、情感态度等。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情况,激励学生在提升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及社会生活的需求,实现全面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知识技能维度评价
这是基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职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常规运算、简单推理、绘制图表等技能水平。例如,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是否能准确计算函数值、证明几何定理等,这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要素,也是后续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石。
(二)数学思维能力维度评价
1. 逻辑思维评价
观察学生能否有条理地进行数学推理、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严谨地论证结论等。比如在证明数列相关命题时,看学生的推导步骤是否逻辑严密,是否能准确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
2. 抽象思维评价
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像在学习函数应用时,能否将实际生活中的变化关系抽象成函数表达式,以此来判断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
3. 创新思维评价
关注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是否能提出独特的思路、新颖的解法,是否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模式。例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看学生能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三)数学应用能力维度评价
主要评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与中职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能否运用三角函数知识去计算机械零件的角度、长度等;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能否运用数列知识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与预测等。可以通过设置实际案例分析、项目式作业等形式来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维度评价
1. 学习兴趣评价
观察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主动提问和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等,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保持浓厚的兴趣。
2. 学习态度评价
考查学生对待数学作业、考试的认真程度,以及在面对数学难题时的坚持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
3. 数学价值观评价
关注学生是否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专业学习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能否形成严谨、科学的数学态度。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
1. 教师评价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全面、客观地对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考试成绩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观察,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意见。
2.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定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如自己在哪些核心素养方面有所进步,哪些还存在不足,通过自评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
向,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 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互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发现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差距,促进共同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多样化评价方式运用
1.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构建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时,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着重要意义。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环节,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小组合作中贡献想法、认真完成平时作业等点滴表现都被纳入考量范围,教师借此能及时察觉学生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适时给予反馈引导。而终结性评价多依托期末考试等方式,旨在考查学生经过一段时期学习后,对数学知识以及核心素养的整体掌握程度。将二者有机结合,既重视学习过程又关注最终成果,能更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2.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借助分数、等级,能清晰且直观地展现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比如通过单元测试成绩、作业正确率等给出量化反馈,让教师与学生快速知晓学习程度。而定性评价则发挥独特作用,教师依据对学生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观察,以评语形式描述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学习态度、兴趣等不易量化的方面,像“你在小组讨论中思维活跃,总能提出独特想法”这样的评语。二者结合,使评价结果兼顾精准与丰富,全面反映学生情况,助力教学改进。
(三)结合专业特色优化评价
在构建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时,结合专业特色优化评价至关重要。不同专业方向的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能力有着差异化需求。以电子专业为例,学生在后续学习与工作中常需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电路问题,所以评价其数学应用能力时,着重考查能否将函数、三角函数等知识用于电路参数计算、波形分析等电路相关数学模型构建与运用上。而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旅游线路规划涉及成本核算、行程安排中的时间分配等数学知识运用,评价便聚焦于其能否利用数学思维合理规划线路,如通过计算距离、时间、费用等优化行程,确保评价贴合专业实际,助力学生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且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明确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构建策略,让多元主体参与、运用多样评价方式并结合专业特色优化评价,能够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切实发挥其引导和反馈作用,推动中职数学教学朝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不断前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美 . 基于新课标的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 [J].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23):116-118.
[2] 刘美 . 基于新课标的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 [J].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23):116-118.
[3] 叶玉琴 .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探析 [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 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