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旦增古入
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孔玛乡便民服务中心 西藏日喀则 857000
引言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西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之际,西藏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一、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活动形式逐渐丰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一些地区依托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日喀则地区为例,当地组织编排具有日喀则特色的歌舞情景剧,通过舞台演出的形式向群众和游客展示当地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增强了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等方式传播本地文化。如一些当地群众在销售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的同时,也通过直播介绍日喀则地区的语言、服饰、饮食和节日习俗等,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渠道。这些新型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青岛文化西藏行活动走进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通过文化讲座与手工体验,加深了当地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明互鉴——青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展出,也让当地群众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拓宽了文化视野。
(二)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西藏部分地区将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以文化为媒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支持。以日喀则部分地区为例,当地政府将民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围绕“文化 + 旅游”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在 2025 年 5 月 25 日的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会暨合作签约仪式现场,日喀则开展了一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旅推介活动,演员们表演非遗民俗舞蹈藏戏《吉祥日喀则》等,将日喀则的壮美风光和丰富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众多关注,显示出文化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在这一过程中,群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当地村民通过开办民宿、经营餐饮、参与旅游讲解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在近年来虽取得一定发展,但整体水平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受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限制,文化资源分布存在明显不均衡现象,广大农牧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较弱,群众获取文化资源的渠道有限,与拉萨等中心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和活动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部分基层地区的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缺乏创新和时代感,仍以传统歌舞表演为主,未能结合现代元素和不同群体的兴趣特点进行多样化设计,导致吸引力不足,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历史和教育等因素影响,一些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热情,使得基层文化工作在推动群众广泛参与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制约了群众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三、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为有效破解西藏地区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应加快构建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五级联动的文化资源配送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偏远地区覆盖。具体在实践中可依托现有公共文化机构,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立资源统筹调配平台,定期组织流动文化车、数字资源包下乡进村,确保文化服务常态化、精准化送达。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云上文化站”,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展览、远程培训等方式,将国家级非遗展示、精品剧目展演、文化艺术课程等内容实时传输至基层,特别是交通不便的边境和高海拔地区。例如,可在村级文化活动室设置数字终端,定期更新藏语版文化视频资源库,方便群众自主点播观看,也可组织区内优秀文艺团体开展“线上 + 线下”同步演出,扩大文化活动覆盖面,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二)加强文化活动创新
西藏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应立足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活动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可依托丰富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传统节庆,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作品。例如,将藏戏、格萨尔史诗等非遗元素融入现代戏剧、小品、歌舞剧创作,编排《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等历史题材剧目,增强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可结合当代审美趋势,开发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项目,如在传统望果节、雪顿节等节庆中增设沉浸式展演、非遗工坊等环节,提升群众参与度。同时,应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复原古格王朝遗址、布达拉宫历史场景,让群众通过“云游览”感受文化魅力;开发民族文化互动游戏、数字博物馆等产品,吸引年轻群体。
(三)培育群众文化意识
为有效推动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需着重培育群众文化意识,通过教育与宣传等多途径,提升基层群众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在教育方面,学校可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中小学开设藏医药知识、唐卡绘画、传统歌舞等民族文化课程,让青少年从小接受本土文化熏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宣传方面,要善用各类渠道。比如利用社区宣传栏展示西藏文化的历史故事、文化名人;借助广播定时播放文化活动信息和文化传承事迹。还可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化宣讲活动,详细介绍文化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从而提高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四)推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
进一步挖掘西藏各地民族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可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基础上打造常态化、本地化的文旅融合项目,如设立民族手工艺展销点、建设非遗体验工坊,让游客参与制作藏香、唐卡、服饰等传统工艺品,提升文化体验感。例如,在拉萨、日喀则等地的乡村旅游中,已出现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家庭旅馆,结合藏族饮食、歌舞表演等形式吸引游客,带动了本地就业和文化展示。应在此基础上加强规划引导,完善交通、导览、住宿等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加强文化活动创新、培育群众文化意识和推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等优化策略,可以有效促进西藏地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 谢锋 . 浅谈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J]. 文化月刊 ,2022(03):100-102.
[2] 颜 杰 . 新 时 代 常 态 开 展 基 层 群 众 文 化 初 探 [J]. 农 家 参谋 ,2020,No.663(15):256.
[3] 白琼 .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核心思路分析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No.22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