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中大班幼儿表征能力培养策略
刘阳
柏堰科技园中心幼儿园
幼儿阶段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探究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表征能力是幼儿将所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如绘画、语言描述、动作模仿等。良好的表征能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加深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1 多元材料激发,拓展表征形式
在幼儿园的科学探究实践中,为孩子们准备种类多样的物料成为唤醒其表达兴趣、拓展表现方式的关键途径。大班儿童正处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蓬勃发展的时期,丰富的材料能有效抓住他们的关注焦点,促进探索与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可依据科学探索的主题内容,配备各式不同的工具资源。例如,围绕“植物的生长”这一主题展开时,除了标配的植物种子、土壤、花盆等基础用具,还能引入放大镜、尺子、记录本、彩笔等额外辅助用品。幼儿们借助放大镜细致查看种子的细微构造,利用尺子度量植株的生长幅度,并将发现结果以绘画手段记述在记录本上。绘画作为一种形象的表现形态,能协助儿童将抽象观察转化为具象图画,方便后续回顾与交流分享。同时,教师可增加部分新颖材料,诸如废弃物品、天然物料等,激励幼儿发挥创造力,用它们制作与主题相关的原创作品。比如,在探讨“动物的家园”时,孩子们能用树枝、树叶、石头等自然元素搭建动物住所,并配合彩泥捏制动物模型放入其中。这类动手活动不只提升儿童的动手技能,还让他们通过实物构建的方式展现对动物家园的认识,延展了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2 情境问题引导,深化表征思维
在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并拓展其表达想法的能力方面,构建生动的情景并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可以紧密围绕活动主题,设计源于幼儿日常经验的情境。身处熟悉的环境中,幼儿更容易萌发探究的兴趣和表达想法的意愿。例如,在带领幼儿认识“沉与浮”这一现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船过河”的场景。首先,教师向幼儿呈现多种由不同材料制成、形态各异的小船模型,接着抛出问题:“这些小船在水里会怎样?怎样才能让小船顺利过河呢?”此类问题能有效唤醒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热情,驱动他们积极展开思考。在后续的探索实践中,幼儿会动手尝试将各式小船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其沉浮状态,并思索背后的影响因素。他们可能运用语言描述所见现象,例如“这个小船是木头做的,它浮在水面上”、“那个铁的小船一下就沉下去了”,同时还会辅以身体动作,模仿小船沉入水底或漂浮水面的动态过程。随着探索活动的推进,教师可以继续抛出更具深度的问题,指引幼儿进行更缜密的思考与呈现。例如提问:“为什么有的小船浮在水面上,有的却沉下去了呢?”或者“怎样改变小船的形状或材质,让它能装更多的东西还不沉下去?”这些问题将促使幼儿尝试从多维度剖析问题,并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路径和解决策略。幼儿可能通过绘画来展现不同形状、不同材质小船的设计构想,并在图画旁添加文字说明自己的想法;也可能主动用语言向伙伴或教师阐述自己设计的构思来源。
3 合作交流互动,提升表征能力
合作交流构筑了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桥梁。在科学探索实践中,孩子们通过彼此协作与沟通,能够实现知识经验的共享,相互激发思考,从而有效促进其表征水平的发展。教师可以积极创设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境。进行人员搭配时,需充分考量幼儿各自的独特性,力求每个小组在能力构成、个性特点等方面形成有益的补充关系。例如,围绕“磁铁的奥秘”这一主题展开探索时,便可以将操作技巧较为熟练、语言表达相对清晰的幼儿,同那些观察眼光敏锐、思维状态活跃的幼儿组合在一起。在共同探索期间,小组成员需要齐心协力完成设定的实验任务,比方说尝试用磁铁去靠近各式各样的物品,仔细辨识哪些能够被吸引,哪些则纹丝不动。在这个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持续地与伙伴交流各自捕捉到的现象和产生的想法。动手实践能力突出的幼儿,往往会率先展开实验操作,随后向小组其他成员讲解操作的具体步骤和呈现的结果;语言组织能力良好的幼儿,则能够承担起汇总大家思路并清晰表达的职责。那些具备细致观察能力的幼儿,常常能留意到他人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并借助绘画描绘或动作模仿等形式将其展现出来。例如,某个幼儿察觉到磁铁即便隔着一张薄纸依然可以带动回形针,他便可能用图画勾勒出磁铁、纸张和回形针三者之间的方位关联,并向周围的同伴阐释自己这一有趣的发现。
综上所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表征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通过多元材料激发、情境问题引导、合作交流互动三条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拓展幼儿的表征形式,深化他们的表征思维,提升他们的表征能力。多元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表达载体,让他们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分享探究过程;情境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科学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使他们的表征更具深度和逻辑性;合作交流互动则为幼儿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平台,让他们在互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表征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倩 . 农村大班幼儿数学教育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5, (03): 161-163.
[2] 吴桂修 . 依托角色游戏提升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路径 [J]. 亚太教育 , 2024, (09): 33-35.
[3] 叶秀蓉 . 幼小衔接视域下提升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支持策略 [J].教育观察 , 2023, 12 (36):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