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叶怡晴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新区实验学校
前言: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智慧结晶。陕西农民画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陕西农民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既是对教材内容的丰富拓展,也是落实文化传承使命、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一、民俗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一)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俗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陕西农民画等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艺术形式,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及民族的文化瑰宝。例如,陕西农民画中对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当学生知晓画中“鱼戏莲”图案寓意“连年有余”,“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时,就能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从而激发对家乡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二)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陕西农民画造型夸张质朴、色彩鲜艳浓烈、构图饱满充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陕西农民画,能够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如,学生在观察农民画中夸张变形的人物或是动物造型时,就可以学会突破常规的审美视角;在感受红、黄、蓝等浓烈色彩的碰撞与搭配时,可以体会色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这种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特的审美眼光,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与鉴赏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三)点燃小学美术学科的人文火焰
小学美术学科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民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为学科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信仰,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一段故事和文化记忆。学生在学习农民画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其创作背景、文化寓意,能够深入感受民间艺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浸润能使美术课堂不再局限于技法学习,而是成为传承文化、滋养心灵的场所,点燃小学美术学科的人文火焰。
二、民俗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的方法- 以陕西农民画为例
(一)结合教材内容引入农民画元素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基础与依据,2013 年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学内容与陕西农民画存在诸多契合点,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恰到好处的引入农民画元素。如,在教授《学画农民画》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描绘陕西农家小院生活场景的农民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景物的造型及鲜艳色彩的运用,鼓励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模仿绘画,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初步感受陕西农民画的艺术特色。
又如,在《在快乐的节日里》《别致的小花瓶》等涉及绘画技法和手工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深入讲解陕西农民画的表现技法。在教授线条运用时,以农民画中流畅、粗犷的线条为例,让学生体会如何用线条刻画人物的轮廓和动态,表现人们欢快的心情;在《艳丽的大公鸡》色彩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民画中对比色和邻近色的搭配技巧,并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色彩搭配方法创作作品;在《泥玩具》手工制作课程中,借鉴农民画的造型特点,让学生制作具有农民画风格的手工艺品,如用彩泥制作夸张造型的小动物,加深学生对农民画艺术特色的理解与运用。
(二)组织主题创作活动
围绕陕西农民画开展主题创作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为此,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设计多样化的主题。例如,针对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热闹的陕西农村集市”主题创作活动。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陕西农村集市的场景、特色商品和热闹氛围,收集创作素材。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农民画技法,如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大胆表现集市中的人物、摊位和商品,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融入作品中。创作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互相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共同提高美术创作水平,同时加深对陕西民俗文化的认识。
(三)利用新媒介打开艺术
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介为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高清的陕西农民画作品图片、创作过程视频以及艺术家访谈资料等,让学生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农民画的艺术魅力和创作背后的故事。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陕西农民画艺术家现场创作的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画家如何运用画笔和色彩,将脑海中的创意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与乐趣。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关于推动非遗在教育领域传承发展的相关要求给予我们教师启发——让民俗艺术走进课堂。为此,一线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民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民俗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新模式、新路径,从而让民俗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绽放光彩,培养出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 顾清淇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以“民间工艺与民俗文化”一课为例 [J]. 新课程 ,2025,(07):5-8.
[2] 高杨 . 民俗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14):243-245.
[3] 阎泽成 .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小学民俗画创作实践研究 [J]. 科普童话 ,2018,(22):78.
[4] 陈振华 . 民俗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发展初探 [J]. 新智慧 ,2025,(01):36-37.
[5] 倪三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色彩教学策略研究——以传统民俗文化产品为例 [J]. 色彩 ,2024,(03):148-150.
[6] 王纯 , 谢红英 .“风流谢家村”的民俗文化给予当地小学美术剪纸的灵感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0,(22):115-116.
本文系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T2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