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探索

作者

肖利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街萍钢小学 337016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存在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主观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契机,它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精准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音乐教学具有深远且多维度的应用意义。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而人工智能凭借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生动有趣的动画、逼真的音效等,能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视听体验,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在提升教学效果上,人工智能可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能给予更多基础训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供拓展性内容,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进步。

2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问题

2.1 教学资源匮乏且利用不充分

当前,许多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存在明显匮乏问题。在硬件设施上,部分学校音乐教室数量不足,教学设备陈旧老化,像钢琴、音响等基本乐器和播放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影响正常音乐教学开展。软件资源方面,音乐教材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音乐作品和多样化的音乐知识拓展。而且,即便学校拥有一些音乐教学资源,利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比如,学校图书馆的音乐书籍、音像资料等,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学生很少去借阅使用。

2.2 教学方法传统且缺乏创新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普遍较为传统,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互动性差。例如,在教授歌曲时,教师通常先范唱,然后逐句教唱,学生跟着反复练习,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音准、节奏等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理解和表达。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评价内容单一,主要侧重于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如乐理知识背诵、歌曲演唱的准确度等,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情感体验、创造力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在期末考试中,往往只以演唱一首歌曲或完成一份乐理试卷作为评价依据,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这使得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无法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

3.1 构建多元智能资源库,丰富教学内容

学校应联合教育科技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涵盖多种音乐类型、风格与文化背景的多元智能资源库。资源库不仅要包含经典的中外音乐作品,还应收录当下流行且适合小学生的音乐素材,如动漫主题曲、儿歌新编等,以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的智能分类与标签功能,对资源进行细致分类,如按音乐风格(古典、流行、民族等)、乐器种类(钢琴、小提琴、二胡等)、情感表达(欢快、忧伤、激昂等)划分,方便教师和学生快速检索。

3.2 引入智能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

将人工智能教学工具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利用智能音乐创作软件,让学生尝试简单的旋律创作。软件可以根据学生输入的音符、节奏等元素,自动生成完整的音乐片段,并给予创作建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还可以借助智能音乐游戏,如节奏大师、音乐猜谜等,将音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游戏过程中,人工智能系统能实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如节奏的准确性、音符的识别度等,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3.3 借助智能评价系统,实现精准评价

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音乐智能评价系统,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该系统可以通过对学生演唱、演奏作品的音频、视频进行分析,从音准、节奏、音色、表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精准评价。例如,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分析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评估学生的演奏姿势和表情。同时,系统还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学生学习数据。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4 开展教师智能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为使小学音乐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学校应定期开展教师智能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智能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智能评价系统的操作等。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和方法。例如,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人工智能赋能音乐教学的成功案例;组织教师进行智能教学工具的实操演练,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人工智能赋能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探索,发现人工智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走进深度学习,创新教学实践——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J]. 肖珂 . 艺术评鉴 ,2021(02)

[2] 走进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实践 [J]. 袁丹红 . 天津教育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