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运用激励机制促进学生成长的实践研究
闫子格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在当前社会中,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小学阶段的教育期待已经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最核心的力量,他们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以及管理策略就变得非常重要。激励机制作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它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他们进取精神、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能获得较好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对于激励机制的应用缺少系统思考与科学设计,致使激励效果并不显着。所以,对小学班主任利用激励机制来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实践研究并探究有效的激励策略对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设立多元奖励体系,激发学生进取动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们的需求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基本生理及安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心灵深处渴望得到同伴及教师的肯定,也就是尊重需要的满足。建立多元奖励体系恰恰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学生这一心理需求之上。它突破了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指标的单一奖励模式,把评价维度扩展到品德修养,劳动实践,艺术特长和体育表现几个方面。这样,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某方面具有独特天赋或者表现突出的学生都可以从这一系统中发现得到肯定的可能。学生尊重的需要不断获得满足时,就会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感继而激发内在动力而走向自我实现的更高需要,并在学习与生活上不断精益求精【1】。
在某校某班中,班主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进取的积极性,精心策划了一个全面而又详细的多元奖励体系。除了传统的荣誉称号如“学习之星”和“进步的达人”, 学校还根据班级的实际需求,新增了如“创意小发明者”、“环保的小卫士”和“故事大王”等独特的称号。每星期五班会课上班主任要组织一次简要总结会来表扬并记录这周成绩优秀学生;每个月月底,按综合表现选出月度之星授予自定义小勋章;期末举行盛大颁奖典礼并向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强,常常用废旧物品做一些精致的小手工。班主任发现了这一闪光点,专门设了一个“创意手工高手”奖,将其作品陈列于班级展览角上。在某次的全校科技节活动中,这名学生的创新作品荣获了一等奖,班主任在班级里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并邀请他分享他的创作经历。自那以后,我所认识的学生不但手工创作比较活跃,而且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向师生求教,成绩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其他学生也看到了在不同方面都能得到奖励,各显神通,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全班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实施积分管理制度,量化学生成长轨迹
行为主义学习论认为人的学习实质上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进行联结,特别是在行为发生之后适时给以加强,就能提高这种行为发生的次数。小学阶段学生处在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对外界奖惩有着敏锐的感知,而积分管理制度正好符合这种心理特点【2】。把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课堂纪律的遵守,参与校园活动的程度等行为变成具体积分并通过可视化数据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对于学生行为最为直观的回馈。正向积分,例如完成任务和积极发言所得到的积分使学生感到行为得到承认,进而加强了上述积极行为;负向积分如果违纪行为扣了分,就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了,并督促他们积极地进行调节。这一适时而又清晰的强化机制有助于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由外部约束走向自我管理。
新学期伊始,班主任便在班级中推行积分管理制度。除了常规的作业完成、课堂发言积分规则,还细化了许多方面:主动帮助学生加 1 分,为班级提出合理建议加 2 分,课间追逐打闹扣 2 分等。为了让积分管理更加透明,班级专门设立了电子积分墙,实时更新每位学生的积分情况。小 A 学生原本是个“作业困难户”,经常拖欠作业,但自从积分制度实施后,他发现按时完成作业能获得积分,积累到一定分数就能兑换心仪的漫画书。为了得到奖励,他开始每天认真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还主动请教学生和教师。同时,原本调皮的小 B学生,因多次违反课堂纪律积分被扣,看到其他学生凭借积分当上了值日班长,心里十分羡慕。为了获得管理班级的机会,他逐渐克制自己的行为,课堂上专注听讲,积极参与互动。一学期下来,班级整体纪律明显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积分管理制度成为了班级管理的有效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运用激励机制促进学生成长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教育实践。设立多元奖励体系,从多个维度认可学生的表现,满足了学生的尊重需求,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动力;实施积分管理制度,以量化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两种激励机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也为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继续深入研究激励机制的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激励策略,让激励机制在促进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翠梅 .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激励机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D]. 南昌大学 ,2024.DOI:10.27232/d.cnki.gnchu.2024.002234.
[2] 莫晓云 . 激励机制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求学 ,2020,(4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