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啦啦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邱莉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凯路幼儿园

啦啦操在我国兴起并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众多学校教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啦啦操运动是将舞蹈与音乐结合起来的一种运动,它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让幼儿在认知上、情绪、社会等方面都能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有关研究也证实了孩子人生的发展时期也正是幼儿时期,适当的体育运动也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要怎样在幼儿园开展适合幼儿园的啦啦操课程成为了大问题,主要是在于从幼儿身体的发展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方面进行的探讨和研究,来制定出适合幼儿的啦啦操课程,为幼儿园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啦啦操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提升幼儿体质与运动能力

幼儿的身体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其中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在这个成长阶段,啦啦操作为一种低强度、充满趣味性的运动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在运动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啦啦操中的一些基础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以及“左右手交替摆动”等[1],都是特别适合幼儿身体发展水平的。通过这些动作的练习,幼儿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而且对他们的整体运动技能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内容多样性

将啦啦操课程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将使幼儿园课程焕发新的活力。昔日幼儿园课程大多是画画、游戏、唱歌等艺术类课程,而啦啦操课程加入之后,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园课程内容,而且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运动项目。这也弥补传统幼儿园儿童缺乏运动这一块的不足,让幼儿园有了独树一帜的啦啦操课程,让啦啦操课程开发出幼儿园专属的啦啦操生态。“学、练、赛、研”这一生态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好的运动技巧,啦啦操比赛、啦啦操展示也能给孩子们提供建立自信、获得成就感的机会,让孩子对运动产生兴趣。

二、基于发展特点的啦啦操课程体系实施策略

(一)幼儿生理发展与动作编排

幼儿在讲解示范教学法的引导下,并没有建立对花球舞蹈啦啦操的良好认知,也未感受到花球舞蹈啦啦操的项目魅力,在课程中积极性不足,参与度不高。而通过动作编排可极大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注意的是要以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征作为基础,避免出现幼儿运动超负荷的情况。

例如,基础动作与协调性训练单元里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平衡动作、伸展动作等,幼儿做最简单身体动作,让他们能有最基础的身体协调性。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教学方式要丰富多彩,有趣味性的。为了使幼儿能长时间保持对活动的兴趣,教师可在《节奏感与音乐配合》单元中 [2],播放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拍手动作、踏步动作等。给幼儿一些节奏感,从而听到音乐后便能产生舞动的感觉,进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等。通过课程的设计,啦啦操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其在认知、情绪、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幼儿心理发展与情感引导

在实施啦啦操课程体系时,要注意教学方法应当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这样才会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一些相关研究显示,幼儿的注意保持时间并不长,在教学安排中就采用色彩丰富且有趣味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活动中,教师通过组织班级啦啦操表演等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在小组活动合作中提高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集体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培养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有利于儿童更好地发展社会性。并且儿童在参与啦啦操运动时可体验到多种音乐的结合、新颖的动作展示等,这些都会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成就感,从而对儿童的艺术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啦啦操活动时,采用一系列有效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儿童身体得到健康发展,也会对儿童的认知、情绪、社会技能等产生积极影响。

(三)幼儿认知发展与课程内容关联性设计研究

在设计啦啦操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因为每一位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接受速度、兴趣点都不同,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孩子。使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进步的快乐 [3]。

例如,在啦啦操专项课堂上,通过不同幼儿的年龄、能力的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不同难度动作和动作编排,寻找适合每个幼儿身上所存在的啦啦操学习内容。并且啦啦操的学习内容应该以趣味性和实践性结合为主的啦啦操活动,让幼儿置身于趣味的啦啦操学习环境中,让幼儿产生啦啦操学习的兴趣,使幼儿的啦啦操学习产生一种主动意识。例如,在啦啦操大课间开展啦啦操比赛、啦啦操表演等,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开展啦啦操活动,让幼儿产生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通过合理、科学的啦啦操课程设计,可以让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发展。

结语

啦啦操作作为一种把体育运动与舞蹈以及音乐结合起来的一项综合运动活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游戏互动等多种手段让课程既适宜又能保持一定的趣味性,并且家校合作以及社会的支持也是保证课程能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条件。其对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改善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具有积极意义,而且通过团队合作和设计有趣的活动促进幼儿认识成长、情绪感受及社交技能方面等等。未来,当教育观念再次更新,啦啦操课程将会成为幼儿园里用于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未来给予孩子们更多方面发展的帮助和支持作用会越发明显起来。

参考文献:

[1] 方敏 , 罗爱芳 . 啦啦操教学对幼儿协调性的影响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12(04):46-48.

[2] 李金浩 , 蔡新颖 . 浅析啦啦操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J]. 科技视界 ,2020,(09):98-99.

[3] 刘畅 . 角色演绎法在幼儿花球舞蹈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 [J]. 体育视野 ,2024,(1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