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防控实施对策
姜丽
垫江县城北小学校 重庆 408300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社会上开始广泛关注学生的近视问题,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针对小学生近视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在小学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也需结合近视成因做好防控工作,改进传统落后教育理念,有效控制学生近视的发展,以此来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一、小学生近视的成因
(一)思想观念存在滞后性
近视是小学生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一旦控制不及时,还将增加小学生发生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脱落的几率。从小学生近视的成因来看,部分小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近视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小学生出现近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表现上,部分小学生缺乏护眼爱眼意识,没有严格依照学校的规定做眼保健操,动作存在不规范之处,没有发挥眼保健操的积极作用。部分小学生对于佩戴眼镜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戴眼镜属于时尚的一种,即使没有近视问题,也经常在日常佩戴平面镜,长时间佩戴将严重影响眼睛的健康,导致学生出现近视问题。还有部分小学生无法分清近视以及弱视,在看不清东西之后,会选择用力眨眼或者眯眼去看,极易导致假性近视发展成为真正的近视,对后续的矫正带来较大的难度[1]。
(二)用眼习惯不健康
用眼习惯不健康也是导致小学生发生近视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表现上,部分小学生在看书时存在距离过近的问题,坐姿并不规范,或者看书完成作业的环境光线较差,长时间发展将导致学生的视力下降。还有部分小学生习惯在晚上躺在床上看书或者趴在桌子上看书,但晚上的灯光较暗,且学生这种不良的看书姿势会造成学生的眼睛极度疲劳。而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上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即使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也面临较大的课业压力,经常在完成学校布置的课业任务之后还要在家庭中阅读大量的书籍或者完成作业,使得小学生的用眼时间过长,眼睛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加剧了学生的视力下降问题。由于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均得以广泛运用,使得小学生接触电子设备的频次较高,部分小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其中的光线对于小学生的眼睛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也是近年来小学生近视人数不断增加的原因。
二、小学生近视防控措施的实施
(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为更好地防控小学生的近视问题,学校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革新小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控能力。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可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眼部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地为学生讲述近视的成因以及危害,提高小学生对于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在健康教育中,学校可渗透正确用眼的知识内容,指导小学生科学的护眼方法,使得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爱眼护眼习惯,减少小学生发生近视的几率 [2]。
(二)创新防控措施实施形式
1. 实践活动形式
在传统小学开展近视防控的过程中,部分学校由于受到落后教育理念的影响,在防控措施上缺乏创新,仅利用为学生讲述健康知识,要求学生做好自我管理为主。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无法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做好近视的防控工作,也无法认识到近视的危害,均是影响小学生近视防控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针对于此,学校在开展近视防控的过程中,除需做好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之外,还需对于近视防控措施的实施形式进行创新。其中,实践活动形式是学校广泛运用的防控措施形式,由学校基于近视的防控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近视的危害,提高学生对于近视的重视程度,更提高学生在近视防控中的配合度。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可设计宣传活动,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对于近视的宣传,使得更多小学生掌握保护眼睛的知识内容,并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近视防控氛围,强化针对小学生的正向引导。学校还可增加与社会上专业机构之间的合作,邀请眼科医生进入到学校中召开讲座,为学生讲述科学的用眼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针对近视防控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知识问答活动以及眼保健操比赛等,使得小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科学用眼的认知,更将外在认知转化为内在行动 [3]。
2. 家校合作形式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较大,家庭教育质量可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开展近视防控的过程中,还可应用家校合作的形式开展。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需做好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为家长宣导近视的危害,提高家长对于学生近视的重视程度,更提高学生家长在学校开展近视防控中的配合度。在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做好近视的防控工作,例如做好对于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和频次的控制等。
部分家长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开展家庭近视防控的过程中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于此,学校在应用家校合作形式开展近视防控的过程中,还需做好对于家长的指导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可将家庭近视防控的相关内容录制成为视频,将视频发送给家长,引导家长结合自身的实际诉求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导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中随时与学校和教师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提出自己在开展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由学校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解答,提高家长的家庭近视防控能力,更好地与学校展开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降低学生发生近视问题的风险。
3. 做好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作为小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近视防控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为提高小学生近视防控质量,学校需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学校需引导学生严格依照标准做眼保健操,保证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发挥眼保健操在预防近视中的积极作用。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坐姿,做好对于学生姿态的管理,随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读写姿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校需合理为学生安排课业任务,降低学生的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休息时间,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学生发生近视的风险。除此之外,学校可为学生建立眼部健康档案袋,及时更新学生的视力情况,总结学生发生近视的诱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计划,降低小学生的近视率 [4]。
结语:
部分小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存在不良的用眼习惯,均是导致小学生出现近视的重要原因。在小学生近视的防控措施上,可利用健康教育的形式革新小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应对于防控措施的实施形式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形式进行创新,保障小学生近视防控的顺利开展,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海兵, 裴利, 段俊国, 等. 成都市中小学生近视情况及防控措施应用现状调查 [J].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14(3):138-141.
[2] 徐晔倩 , 黄毅 .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措施探索[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32(12):56-58.
[3] 王天坤, 王明博, 赵文, 等. 近视防控视频科普干预对市小学生的效果评价 [J]. 现代预防医学 ,2022,49(18):3351-3356.
[4] 李明姜, 郭元, 勾宗惠. 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卫生监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2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