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法在中职思政课堂的实践探索

作者

白春英

扎赉特旗中等职业学校 137600

引言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思政教育至关重要。传统中职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有待提升。项目式学习法以其独特优势,为中职思政课堂注入新活力。它强调学生在真实项目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在新时代对中职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索项目式学习法在中职思政课堂的有效实践路径,对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中职学生意义深远。

一、项目式学习法在中职思政课堂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中职思政课堂常以理论讲授为主,内容抽象,易让学生感到枯燥。项目式学习则通过新颖项目形式,巧妙将思政知识融入趣味任务。例如,围绕社会热点 “垃圾分类政策推行” 设置思政项目。教师引导学生组建调研小组,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地,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群体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与实践情况。学生在调研过程中,需运用思政课所学的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知识,分析垃圾分类推行的意义与阻碍。这种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打破思政课刻板印象。他们为完成项目,主动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对思政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不再觉得思政课乏味,而是充满挑战与乐趣。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项目实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 “练兵场”。在团队协作方面,如开展 “校园文明建设” 项目,学生分组完成从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到成果展示的全过程。小组内成员依据自身特长分工,有的负责文案撰写,有的负责活动宣传,有的负责现场协调,在磨合中学会沟通与配合。在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上,项目推进常遇各类难题,像活动预算超支、参与人数不足等。学生需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评估可行性。同时,在项目汇报中,学生要清晰阐述观点,运用思政理论支撑结论,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例如在分析校园不文明现象时,从道德、法律等思政维度深入剖析,真正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融合提升,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式学习法在中职思政课堂的实施要点

(一)项目设计原则

设计思政项目时,贴合中职学生专业特点是关键。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可设计 “医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调研” 项目,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医护人员职业操守,在调研中深化思政认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不可或缺,如针对当前网络文化盛行,开展 “网络舆论中的价值观辨析” 项目,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网络现象,运用思政观点辨别是非。突出思政教育目标,确保项目始终围绕立德树人。例如 “红色文化传承” 项目,通过参观红色场馆、采访老革命家等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革命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从多维度保证项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精准对接中职思政教学需求。

(二)过程指导方法

项目启动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项目目标与任务,如在 “家乡文化宣传” 项目中,启发学生思考宣传重点与受众需求。接着,指导学生合理组建团队,根据成员性格、能力互补搭配。项目开展时,帮助学生制定详细计划,包括时间节点、任务分工等。当学生遇到困难,如资料收集不全、团队意见不合时,教师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如建议从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组织团队成员开诚布公交流想法。成果展示阶段,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展示形式,如制作宣传海报、拍摄视频等,并从内容完整性、思政观点准确性等方面给予反馈,助力学生呈现高质量成果,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三、项目式学习法在中职思政课堂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资源整合难题及解决措施

项目实施常面临资源获取与整合困境。场地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可能缺乏合适空间,如举办模拟法庭项目,校内场地有限。可加强与校外机构合作,借用法院场地或与社区协商使用活动中心。资料资源上,部分项目所需专业资料难找,可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数据库、专业论坛获取前沿资讯。校外实践资源不足时,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像开展“企业文化调研” 项目,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访谈机会。通过多元渠道整合资源,为项目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二)师资能力要求与培训策略

项目式学习对中职思政教师能力提出新挑战。教师需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如开展“科技伦理” 项目,教师不仅要懂思政知识,还需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同时,要掌握项目管理能力,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为提升教师素养,学校可组织定期培训,邀请教育专家讲解项目式学习理念与方法;开展校内研讨活动,教师分享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学习先进案例。通过多途径培训,使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变革,更好驾驭项目式学习法,为中职思政课堂注入活力。

四、结论

项目式学习模式给中职思政教学开辟了全新路径,成为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全方位提升其综合素养的有力工具。在具体实践进程里,资源的有效统筹以及教师专业能力的匹配的确构成了现实阻碍。然而,只要严格遵循契合教学实际的项目规划准则,在各个环节给予学生细致且精准的引导,并且针对不同挑战拟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些难题便能逐步得以化解。展望后续中职思政教育工作,应当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项目式学习法的运用,持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以此为基石,为培育出大批兼备高尚思想政治品德与精湛专业技能的中职人才贡献力量,进而推动中职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周毅姗 .“好课”理念下的中职思政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索——以“崇尚劳动提升素养”一课为例 [J]. 教育科学论坛 ,2025,(09):30-34.

[2] 周华玲 . 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路径探究 [J]. 求贤 ,2025,(02):54-55.

[3] 张素君 .“四史”教育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原则及策略探究 [J]. 山西教育 ( 管理 ),2025,(0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