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冯霞
宁远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 湖南宁远 425600
公路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与舒适性。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不当、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等多种因素,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为解决常见问题,需要施工人员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以此来保证公路路基工程质量。
1 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路基沉降问题
路基沉降是公路路基施工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软土地基路段,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路基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侧向变形。尤其是施工前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随着时间推移,路基沉降量会不断增加,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凹陷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1]。此外,填土压实度不足也是导致路基沉降的重要原因,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填土材料选择不当,使用含有大量腐殖质、草皮、树根等杂质的土料,或者填土厚度控制不合理,压实机械选择不合适以及压实遍数不足等,都会导致填土无法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路基就会逐渐产生沉降。
1.2 路基排水不畅
排水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可靠性等都是保证公路路基稳定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路基排水不畅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处理。部分施工单位对路基排水工程重视程度不够,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无法及时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且排水管道的连接不紧密,存在渗漏现象,导致排水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排水设施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出现塌陷、堵塞等问题,容易影响排水功能。
1.3 路基边坡失稳
路基边坡失稳主要体现在边坡坍塌、滑坡等方面,造成路基边坡失稳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边坡坡度设计不合理,其中边坡坡度过陡,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在雨水冲刷、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边坡土体就容易发生滑动,导致边坡失稳。还有就是边坡防护措施不到位,在路基施工中没有根据边坡土质、水文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护方式,也没有设置挡土墙、护坡等防护结构,或者防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无法抵御自然因素对边坡的侵蚀和破坏,从而引发边坡失稳。
1.4 路基压实度不达标
填土压实度不足会导致路基沉降,而压实度不达标本身是常见问题之一,除了填土材料和施工工艺因素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善也会影响路基压实度[2]。施工人员对压实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或者压实设备的性能不稳定也会导致压实效果不佳。另外,气候条件对路基压实度也有一定影响,在雨天或湿度过大的情况下进行路基填筑和压实作业,土料的含水量过高,无法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
2 公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2.1 针对路基沉降问题的处理措施
对软土地基路段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根据软土的性质、厚度、埋深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目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强夯法等。换填法是将软土层全部或部分挖除,换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如砂、碎石、灰土等,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排水固结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排水体,加速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过程,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3]。此外,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石灰等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软土与固化剂强制搅拌,促使软土硬结,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整体性的复合地基。最后强夯法是利用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以此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在路基填筑前要严格控制填土材料的质量,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料,严禁使用含有杂质的土料,在填筑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填土厚度,一般每层填土厚度不宜超过 30cm ,并根据填土材料的性质和压实机械的性能,确定合适的压实遍数和压实工艺。还要加强对压实度的检测,利用灌砂法、环刀法等检测方法,对每层填土的压实度进行检测,以此来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针对路基排水不畅问题的处理措施
在公路路基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路基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其中排水沟的尺寸和坡度要根据排水量的大小进行计算确定,保证排水沟能够及时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排水管道的布置要遵循就近排放、排水顺畅的原则,管道的连接处应当选择利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接口方式,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还要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拦截和排除山坡上的地表水,避免其流入路基范围内。在排水设施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排水沟的基底要进行夯实处理,沟壁应平整、坚实,防止塌陷和渗漏,同时排水管道的安装要保证管道的坡度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周围的回填土应分层压实,以此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还要加强对排水设施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排水设施及时进行整改,促使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3 针对路基边坡失稳问题的处理措施
在路基设计阶段要根据路基的填土高度、土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边坡坡度,对于土质较差、地下水丰富的路段,边坡坡度应适当放缓,以此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分级放坡的方式,将边坡分成若干级,每级之间设置平台,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边坡的土质、水文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边坡防护方式,对土质边坡使用种草、植树、铺设草皮等植物防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和风化侵蚀,而对岩石边坡,则需要选择喷浆、挂网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以此来提高边坡的抗风化能力和稳定性[4]。为减少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施工人员要利用地下水防治措施,在边坡体内设置排水孔、排水盲沟等排水设施,将地下水排出边坡体外,或者利用隔水帷幕、防渗墙等措施,阻止地下水的渗透,降低地下水对边坡土体的影响。
2.4 针对路基压实度不达标问题的处理措施
通过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自身对路基压实度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压实工艺和操作方法,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明确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对违反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质量可控性。根据填土材料的性质和路基的压实要求,选择性能良好、型号匹配的压实设备,在压实过程中要合理调整压实设备的参数,保证压实效果。还要根据填土的含水量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当土料含水量过高时利用晾晒、掺加石灰等方法降低含水量,而当土料含水量过低时啧需要适当洒水进行湿润,以此来保证填土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压实。
3 结语
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只有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以此来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和长期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延超 , 姜安民 , 董彦辰 , 等 .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研究 [J]. 中国储运 ,2024,(05):156-157.
[2] 罗 旭 . 路 基 工 程 施 工 监 理 控 制 要 点 分 析 [J]. 运 输 经 理 世界 ,2023,(12):22-24.
[3] 张坤 . 高速公路软基的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5):110-111.
[4] 李 骐 . 高 速 公 路 路 基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与 管 理 [J]. 中 华 建设 ,2019,(07):70-71.
作者简介:姓名:冯霞(1981.10-),女,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与桥梁方向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