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历史类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教育之管见

作者

向多琼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重庆万州 404020

众所周知 , 历史类学生需要大量的朗读时间来消化记忆知识 , 所谓“背多分”即是玩笑中的真理。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聚焦专注度,屏蔽负面信息”。

一、明确目标,责任归已

成绩的好坏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老师在课堂上起着引导作用,知识的消化、理解、巩固、运用等能力,全靠自己平时课堂内外的积累和感悟。不是给老师学,也不是给父母学,是给自己学,是去冲自己更好的成长平台。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才有更强大的内驱力,才有更强劲的外动力。

二、读书自律,典例引导

读书是学生自律的行为。读没读、态度端正与否、有没有记忆的方法策略、读书效率的高低等等需要靠老师的管理和引导。例如高一下组建的新班级,读书氛围一般,朗读意识淡薄,习惯性的只有英语、语文朗读,其余学科几乎没有朗读习惯。声音小,激情不够,朗读时间持续不长,20 分钟早读不能一鼓作气读完;早到的学生会把早到的时间消耗掉,晚读时间一般写作业,大课间就玩完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结合历史类学科特点,结合班级情况和以往带文科学生的经验,适时地提出读书的要求和读书的时间安排,分享了朗读对于记忆知识的作用,再结合典例进行引导。

典例一:2014 级 17 班学生 ※※,高考成绩 585 分,志愿没填好落榜,到班补习。看了他的高考成绩,语文 89 分,其余学科都不差,语文差距大。补习目标重庆大学。通过对高考成绩的分析,们一起制定了补习计划。语文学科上重朗读,读词语、成语、典故,读课文、古诗、古文,读现当代经典小说、散文,读作文素材、高考满分作文……早点来到教室,自己按计划读书,不怕别人笑话,你读自己的书、考自己的大学,实现自己的补习目标,与别人无关。经过交流谈话,启发引导,他能即时按照 提的要求去落实。从此,每天早上他会很早来到教室里,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在他的带动下,班级整体读书氛围也好起来了。他长期坚持,时时鼓励,一年补习,提升很大。14 年高考,语文 115 分,总分 638,如愿考上重大。他读的是语文 , 历史、地理、政治学科也一样, 朗读是能帮助 们提升记忆和理解的。

典例二:18 级文科补习班,班级 65 人,入口上特控线有 3 人,经过一年的补习,抓住每天三个时间段来进行朗读记忆,三个时段都督促,天天不间断,月月都坚持,文综分数提升得最多,出口有43 人上一本。

通过以上两个个体与集体的例子,能比较可信地论证了历史类学生朗读记忆的作用,再结合网络上“朗读提升专注度、提升记忆力、提升知识掌握的准确度”的小视频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接纳了朗读的意识。

三、零碎时间,合理规划

高二的课程安排,除正课外,余下的时间很多,比如平均每天有四节自习(早自习一节,下午自习两节,晚上第三节自习)。历史类学生与物理类学生相比,刷题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多数学科是以记忆为主要手段来巩固记忆知识的。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计划,再结合年级对零碎时间的统筹安排 , 班级定了两个朗读背书的时间段 : 一是 7:20 早自习前 , 来得早的学生 , 不等待观望闲混, 而是到了教室就马上投入到读书记忆的学习环节, 整体朗读时间的长短,由自己掌控 , 来得早的 ,6:50-7:20 有半个小时的朗读时间 , 来得晚的 ,7:10-7:20 就只有十分钟的朗读时间。7:20-7:50 就按年级课表进行语文英语的切换朗读。二是晚读时段 ,6:40 上晚自习 , 吃晚饭后到 6:40 之间有 20-40 分钟的晚读时间。高三时,将大课间也作为朗读记忆时段, 有十五分钟的时间来朗读记忆。这三个时段都是自主朗读 , 以背诵历史、地理、政治为主要记忆内容。语文、英语不在这两个时段朗读背诵,其余自习课就处理作业、消化学科知识点。朗读时段学习委员管理、引读,自主管理朗读科目、章节内容、时间分配。

四、课前小背,答问自信

课前三分钟,零碎时间的极致运用,也会很好地起到及时复习、巩固背诵的作用。除数学以外的历史类学科,都可以照做:预备铃响,科代表安排、提示朗读任务,把“昨天”的知识点朗读记忆一遍,学生做好了,能及时地对旧知识进行巩固,老师上新课时联系到已学知识点时,学生也会很快记忆起来,既能快速进入到新知识的课堂学习,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班主任的作用重在引导,及时表扬鼓励,落实朗读的过程就要靠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去执行了。

五、落实“三清”,巩固记忆

朗读是历史类学生必要的举措。江苏洋思中学探索出“四清”学习法——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所谓“清”,就是清理消化知识的基础点,重、难点,把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转化成自己记忆库里序列知识之一,这个转化的过程,就要靠记忆,“学习能力就是记忆能力”,这句话并不夸张,强调了记忆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记忆的办法很多,以朗读为首选。“四清”当中,堂清、日清比较好落实,周清、月清稍显空泛,不好操作。尤其是月清,操作难度大。因为一个月所学的知识是比较多的,要学生自己去总结梳理,短时间无法完成,基础差、平时学习任务都“清”不了的更是无从着手,现行的办法——月考,具有“月月清”这个功能。“四清”循序渐进,前一“清”是后一“清”的基础,后一“清”是前一“清”的重复巩固,环环相扣,雪球似积累,很有逻辑联系和科学依据。“四清”中,特别重视前“三清”,要落实“三清”,就要靠朗读。每天早读前的朗读、大课间的朗读、晚饭后的朗读,就是对历史、地理、政治“堂清”、“日清”的落实;早自习英语、语文的切换朗读就是对英语、语文“堂清”、“日清”的落实。周末自习则可用于“周清”的落实。

综上,朗读的氛围是外在的表象,培养朗读的习惯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用心引导的过程,是班主任带班理念循序渐近落实的过程,不好借鉴,难以效仿。有些老师羡慕 ※ 班的朗读氛围,羡慕 ※ 班课堂学习中师生默契配合的氛围,也曾让学生或学生干部悄悄观摩、借鉴。 只能说,不好学。因为这并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也并非形式上的“读 ”,而是用心朗读,内驱朗读,是一种把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的融合反思,把学习成绩,拚搏目标、理想大学相结合的权衡考量,把学习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融合解通后,长期“装”出来的一种表象。大万中的每一位班主任都各有特色,都值得大家借鉴效仿,取长补短,交融互学,共同进步。那么,万中教育集团将会成为兄弟学校恒久追赶的“朋友”。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第4版).

[2] 吴增强 . 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0(第 1 版).

[3] 储殷.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M]. 北京. 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

[4] 储殷. 小学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M]. 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

[5] 海伦·汤姆森(英). 不可思议的大脑[M].2021.5(第1 版).

[6] 郑周英(韩). 哈佛前 1% 的秘密 [M].2021.5(第 1 版).

[7] 史蒂夫·比达尔夫(澳)《养育女孩》(成长版)、《养育男孩》(典藏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