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点亮童年
谭春燕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中心幼儿园 重庆 405400
引言: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幼儿园开始推进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呈现教育理念认知与实践分离、幼儿主体性地位弱化以及教学形式单一化等问题。本课题将立足农村幼儿园实际,对农村幼儿游戏化教学设计在提升学习动机中的应用,旨在通过以幼儿游戏化教学设计探索,分析在提升学习动机中的作用,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1. 重构儿童学习认知范式
在探讨深化学习动机机制时,可通过探究游戏化因素对幼儿学习内、外动机的影响来发现动机动态变化规律,进一步补充完善学习动机理论应用场景;借助研究成果建立一种面向教师设计的教学设计模型,进而给游戏化教学设计工作提供基于动机理论的参考借鉴,并弥补现有教育技术设计方法论空白。
游戏化教学以皮亚杰“玩中学”的理论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为根基,在理论层面打破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化成有感觉体验的内容,例如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了解社会规则、利用积木搭建玩具学习数理逻辑等;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让其通过自己的发现来建构知识框架。“做中学”而不是“听中学”,让孩子们的游戏得到大自然与生活的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犯错误并通过反思自身行为而积累经验正是元认知能力的表现,幼儿学会自我思考才能更好地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做好铺垫。
2. 激活幼儿全面发展动能
破解传统教学困境,针对课堂教学低效、幼儿学习倦怠问题,游戏化设计运用了即时反馈、沉浸式体验、社交互动等方式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持久力,给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帮助教育走向数字化时代,借助于 VR/AR、人工智能等手段,游戏化教学成为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方式之一。
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游戏化教学打开了幼儿全方位成长的空间:一方面,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在合作类游戏中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发展共情能力以及交往沟通技巧;同时在游戏中身体活动和感官体验可以帮助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敏锐性。
3. 回应未来人才需求变革
通过游戏化设计带来的低门槛的互动方式,能化解学习焦虑,吸引更多的边缘化幼儿群体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利用游戏化的任务中的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以及协作实践活动等,能够形成数字时代所需要具备的创新能力、抗挫折能力与团队精神;基于数字化生存进行研究符合新时代学习者认知习惯的特点,有利于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此外还能助力落实教育减负政策。
对社会而言,游戏化教学顺应了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及协作性人才的需求。在游戏中面对陌生环境、开放问题和不确定结果等挑战,可以培养幼儿适应变化、敢于冒险的优良品质,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的要求;游戏化教学“以儿童为中心”,和“双减”政策“去功利化教育”相契合,可帮助缓解家长焦虑,助力扭转教育目的异化的倾向,积极塑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施
1. 以儿童发展为核心,构建游戏化课程框架
结合儿童发展需要建立游戏化课程框架,即游戏化课程的“目标 - 内容 -实施”三位一体支持体系要兼顾目标适配、内容有趣、过程开放。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各领域发展目标梯度层层递进设置游戏化课程目标,并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目标转化为游戏化任务,以符合儿童年龄发展的规律为前提,分别以小班开展以“感官探索”为中心的“颜色变变变”科学游戏,以培养基础认知为目标;以中班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迷宫大挑战”建构游戏,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大班开展以“合作创新”为中心的“社区改造计划”角色游戏,提升幼儿社会协作能力。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发展,面向内向的幼儿创设“故事小主播”游戏,让该部分的幼儿有事可做,在参与的同时大胆开口说,从而锻炼内向幼儿的表达能力。
2. 以游戏为载体,推动深度学习
教师可以用游戏作为载体带动深度学习的游戏化,需要强调问题驱动、合作互动和经验迁移,来帮助幼儿构建知识图谱,基于活动,教师在“沉浮”科学游戏环节,可以提供给幼儿木块、石头、塑料瓶等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边操作边记录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并提出问题“铁片为什么往下沉而纸片为什么会漂浮?”激发幼儿探究物质特性和物理原理;对于幼儿完成的任务,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团队任务等方式发挥其间的指导作用,在“小小建筑师”建构游戏中,幼儿在组内讨论解决建构房屋中存在的建构问题,为保证结构稳定性和进行合理的材料分配试错,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幼儿把游戏中的经验延伸到生活中,在幼儿学习了“超市购物”游戏后,教师再带领幼儿跟随家长参加超市购物,了解食物种类并能在家长的引领下自己结算购物清单上的价格,可以说这样能够真正把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游戏化深度学习的过程就是引导儿童思考的过程,让儿童自觉地关注亲身经历,并以此为基础解决问题、认识事物、领会道理,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炼思想认识、强化逻辑关系、明晰认知脉络。
结束语
游戏化教学逐渐应用于幼儿教育当中,它利用小孩子爱玩的天性,为教育界打开一道新的大门。教师在这种手段的应用下,提高了幼儿学习动机,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为幼儿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游戏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岭香 .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课程创新研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13):40-42.
[2] 肖菊梅 , 莫馨雨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 [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38(04):43-49.
[3] 陈 洁 . 浅 谈 幼 儿 园 课 程 游 戏 化 教 学 的 构 建 与 实 施 [J]. 家长 ,2020,(0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