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康定市青稞种植现状及技术要点研究

作者

奉云

康定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626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康定市青稞种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传统的种植模式在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康定市积极探索青稞种植的新模式、新路径,显著提升了青稞的产量和品质。但康定市青稞种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青稞的抗逆性等问题,不仅关系到康定市青稞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高原地区农业经济的整体繁荣。

1 康定市青稞种植现状

1.1 种植区域与品种

康定市青稞种植主要集中在折多山以西的新都桥镇、呷巴乡、甲根坝镇、沙德镇等地,全市青稞播面达 4 万亩以上,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45% 左右,多年种植平均单产 210kg 。主要品种包括康青 7 号、康青 9 号和本地黑青稞。康定市青稞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 2300 米至 3800 米的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青稞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态条件。

1.2 合理轮作与效益

合理轮作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肥力,轮作制度有助于保持土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青稞良好的前作以玉米、豆类、马铃薯等作物为宜,推行“豆薯类或油菜—小麦—青稞”三年轮作制度和“豆薯类或油菜或小麦—青稞”两年轮作制度。充分发挥豆类改良土壤的优势,通过优化耕作制度恢复地力,提高青稞产量和质量。例如:吉居乡各坝村推行“冬播春收 + 轮作套种”模式,10 月播种白青稞,次年 4 月收获,收割后还可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实现“一季双收”。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户效益。

1.3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延伸

康定市政府推动青稞产业与乡村振兴结合,通过土地流转、良种推广基地建设等措施,延伸全产业链,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洞波酒业、达折渚、达玛花、陈三锅庄 4 家龙头企业,研发青稞加工产品 20 余种,不断提升青稞的附加值,延长青稞产业链条,到 2022 年各类青稞加工产品生产产量达 400 吨,产值 3000 余万元。

2 康定市青稞种植技术要点

2.1 良种选择,培育推广

一方面,康定市的青稞品种要进行优质化选择,可以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昆仑14 号,或本地适应性强的黑青稞、藏青、康青系列。种子处理方面,要播前精选种子,选取粒大、籽粒饱满的种子,纯度不低于 95% ,净度不低于 96% ,发芽率不低于 85% 。精选后的种子在阳光下晾晒 1-2 天,可以用药剂如敌委丹悬浮种衣剂、粉锈宁等拌种,防治青稞云纹病、条斑病、黑穗病等。另一方面,注重青稞良种培育,康定市致力于本地黑青稞、藏青、康青系列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通过科学选种和良种培育,力争在 3-5 年内选育出 3-5 种高品质、高产量、抗逆性强的青稞新品种。同时要进行良种推广基地建设,建立青稞良种示范推广基地,如甲根坝镇基地,由市农投公司托管,进行标准化种植管理,确保良种的质量和供应。

2.2 整地施肥,生态保护

一方面,整地方面的要求为,前茬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豆类等农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深 20-25 厘米,结合整地施基肥;施肥方面的标准为,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 千克,尿素10-15 千克,过磷酸钙40-50 千克,硫酸钾1-2 千克,还可用 40% 燕麦畏乳油防除野燕麦等杂草。另一方面,注重有机肥替代化肥,鼓励使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有机肥的使用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2.3 种植技术,田间管理

青稞要进行适时早播,康定市适宜播期为 4 月上中旬,地温稳定通过 1℃时播种,早播可促进根系发达、分蘖增加,提高产量。播种方式上要采用机械条播,播种深度 3-5 厘米,行距 20 厘米,亩播量 15 千克,保苗 25 万株左右,播种过浅易影响出苗,过深则导致苗弱。同时青稞出苗后要及时查苗、破除板结,注意苗期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可在青稞3 叶1 芯期至分蘖期进行,针对性防除野燕麦、灰灰菜、大爪草等杂草。水肥管理方面土壤干旱时要进行苗期、抽穗开花期及灌浆期的灌水措施,追施氮肥为主,结合灌水或降雨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千粒重。同时注重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蚜虫、黑穗病等病虫害,蚜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防治,黑穗病可通过粉锈宁拌种或喷雾预防等进行科学的预防与治理。

2.4 收获贮藏

青稞的收获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机械收割应在完熟期,即出现茎叶变黄,籽粒变硬的时候进行;人工收割可在蜡熟末期,具体表现在70% 以上茎叶变黄,籽粒变硬时进行;还要注意翻晒与脱粒的过程,收获后及时翻晒,防止雨水过多导致青稞发芽。

3 康定市青稞种植未来发展导向

3.1 数字化与智能化种植

首先,注重无人驾驶农机应用,康定市甲根坝镇提吾村等青稞种植基地已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播种机,结合北斗定位系统,实现精准播种、施肥,显著提高耕种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这种技术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播种的均匀性和准确性。其次,采用植保无人机技术,在田间管理中,无人机被用于药剂喷洒,确保药剂均匀覆盖,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无人机的高效作业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智慧农田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监控农田环境,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为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农田管理。

3.2 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

一方面,注重青稞加工产品开发,依托龙头企业,研发青稞酒、青稞饮品、青稞精米、青稞面条、青稞糕点等 20 余种加工产品,提升青稞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加工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实现农旅融合,打造青稞主题旅游园区,如提吾青稞庄园、青稞田园俄色花海等,结合摄影景观步道、青稞奇趣乐园等旅游设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农旅融合不仅拓宽了青稞产业的产业链,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升、科技支撑等促进了青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康定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康定市青稞种植通过创新模式、科技赋能和标准化技术,实现了提质增效。未来,随着良种培育和全产业链延伸,青稞产业有望成为康定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同时,康定市青稞种植技术要点的掌握和应用,对于提高青稞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生态,助力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 文 杰 . 高 寒 地 区 青 稞 种 植 技 术 要 点 [J]. 农 业 工 程 技术 ,2024,44(13):79-80.

[2] 扈玉婷 . 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推广的途径和作用 [J]. 种子科技 ,2024,42(02):62-64.

[3] 武治华 , 代迅 . 两种青稞品种的高产种植与植保防控技术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3,43(2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