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作者

张春梅

临沂桃园中学 276000

一、引言

语篇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不仅承担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传递的功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导向,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从英美经典文学选段到当代生活实用文本,每一篇语篇都承载着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例如,《新标准英语》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文章,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表达,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其生态保护意识;讲述名人励志故事的语篇,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奋斗精神。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德育往往被简化为课堂结尾的几句说教,或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口号,导致德育与语篇教学呈现“两张皮”的现象。学生虽然掌握了语言知识,却未能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准则。如何摆脱这一困境,让品德教育自然融入语言学习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策略

语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遵循“循序渐进、自然融入”的原则,结合语篇学习的完整流程,从素材挖掘到实践应用逐步推进,确保德育目标与语言教学目标协同落地,避免形式化与碎片化。

(一)立足语篇主题,挖掘德育元素

在语篇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需深入研读语篇内容,结合单元主题与学生认知特点,系统梳理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为后续渗透奠定基础。首先,从语篇类型出发,记叙文类语篇可聚焦人物行为背后的品德品质;说明文与议论文类语篇则可关注其传递的观点与态度。

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2 We're Family! 为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掌握家庭成员称呼及描述家庭生活的表达方式”这一语言目标,还需挖掘语篇中“家庭亲情”“家庭责任”“互助包容”等德育元素:语篇中家人共同筹备家庭活动的情节,可提炼“家庭协作”元素;父母关心子女学业、子女体谅父母辛劳的内容,可关联“感恩亲情”元素。

(二)设计分层任务,融入德育目标

进入语篇教学实施阶段,教师需将挖掘出的德育元素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分层设计的任务链,让学生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品德教育。任务设计需遵循“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逻辑,从基础理解任务到深层探究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感知、思考德育内涵。

在基础理解环节,可设计与德育元素相关的信息提取任务;在深层探究环节,设计具有思辨性的讨论与分析任务。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 为例,基础理解环节设计“找出语篇中不同学生喜爱的学科及原因”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获取语言信息时,初步感知“兴趣与学习的关联”;深层探究环节设计小组讨论任务:“What can we do to improve the subjects we are not good at? How doour favourite subjects help us develop?”该任务既要求学生运用语篇中的词汇与句式表达观点,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毅力”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语篇学习的互动环节,教师需通过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结合语篇内容与自身经验进行交流分享,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德育元素的认知,实现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变。

首先,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互动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想 法;其次,通过追问与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德育内涵。以新人教 版七年级上册 Unit 3 My School 为例,教师先分享语篇中“学生参与 校园志愿活动、维护校园环境”的案例,再提出开放性问题:“What volunteer activities have you participated in at school? How did they make you feel?”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若学生仅提到“打扫校园 卫生”,教师可进一步追问:“What difficulties did you encounter when cleaning the campus? How did you solve them?”“Do you think protecting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s o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volunteers?”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校园主人翁意识”与“集体责任感”的内涵。

(四)延伸课堂实践,强化德育行为

语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应局限于课堂,需延伸至课外实践,让学生将课堂上形成的德育认知转化为实际行为,实现“知行合一”,巩固德育效果。

一方面,设计与语篇主题相关的短期实践任务;另一方面,开展长期实践活动。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7 Happy Birthday! 为例,短期实践任务可布置“为家人或朋友策划一次生日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活动方案(如准备的礼物、祝福语等),并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在实践中体会“关爱他人”“表达情感”的意义;长期实践活动可组织“班级生日关怀小组”,定期为班级同学筹备小型生日会,用英语制作生日贺卡、表演英语节目,在长期实践中培养“集体温暖”“互助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三、结语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需依托语篇内容,遵循“挖掘—融入—深化—转化”的逻辑流程,将德育元素自然融入语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立足语篇挖掘素材,到设计任务融入目标,再到互动交流深化认知,最后延伸实践强化行为,四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确保了语言教学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了德育的育人功能。

语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与探索,不断提升自身对语篇的解读能力与德育设计能力,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与教学实际,创新渗透方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语言教学与品德培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提升语言能力,更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成长为兼具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 .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3):41-45.

[2]李慧婷.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 [J].英语教师,2024(2):89-93.

[3] 王建国 .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J]. 基础教育参考,2024(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