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实践性探索与应用

作者

任国柱 冯保旭 张开宗 王华露 侯建敏

吉林旭阳康乃尔化工有限公司 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引 言

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管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将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有效结合,形成科学、有序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进行《企业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实践性探索与应用》是企业应对复杂内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它有助于企业精准识别各类潜在风险,提前发现隐患,通过贴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措施,有效预防事故、降低损失,确保合规运营,同时在实践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持续优化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和长期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使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风险辨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风险辨识是基于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出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因素。风险辨识遵循系统性、全面性、动态性和科学性原则,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保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检查表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头脑风暴法。

二、隐患排查的流程与要点

PDCA 闭环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通过对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紧密连接和持续监控,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这种管理模式能最大程度保证目标达成,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使企业或组织在动态环境中保持灵活应变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稳定提升竞争力。

2.1 排查流程

1)制定计划。根据企业的风险特点、生产规模和安全管理目标,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范围、时间、人员分工、排查方法和标准等内容,确保排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2)培训与交底。在排查工作开展前,对参与排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标准,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召开动员会议,向全体员工传达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3)现场排查。按照排查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和一线员工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排查内容包括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人员的操作行为等方面。对于发现的隐患,要及时记录隐患的位置、性质、严重程度、整改责任人等信息。

4)隐患分析与评估。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评估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确定整改的优先级和期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2 排查要点

1)设备设施方面。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存在磨损、老化、腐蚀等问题;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如防护栏、防护罩、应急照明等;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定期维护和检修。

2)作业环境方面。查看作业场所的通风、照明、噪声、粉尘等环境条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运输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泄漏、中毒等危险;消防设施和器材是否配备充足、完好可用,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3)人员操作方面。观察员工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疲劳作业、酒后上岗等行为;员工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否佩戴正确、齐全;新员工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协同应用

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虽然各有侧重,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风险辨识是隐患排查的前提和基础,它为隐患排查提供了方向和重点;隐患排查则是风险辨识的具体实践和验证,通过对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可以进一步确认风险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同时也检验了风险辨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基于风险辨识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在进行隐患排查前,首先通过风险辨识确定企业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型和关键风险区域。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使隐患排查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2)在隐患排查中验证风险辨识结果。隐患排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风险辨识结果的实地检验过程。在排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新的风险因素或隐患,应及时反馈到风险辨识环节,对原有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同时,对于已经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区域或环节,通过隐患排查可以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或优化风险控制策略。

3)利用隐患排查结果优化风险辨识方法。隐患排查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风险辨识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通过对大量隐患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业务环节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风险辨识的方法和重点。

四、实践成效与经验总结

通过本次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工作,一方面,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企业的设备设施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作业环境更加规范有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较以往同期下降趋势明细。

五、结 论

1)深入探讨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如何有效识别各类风险及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排查策略与方法。研究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构建了系统的风险辨识框架、开发了高效的隐患排查工具,还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框架结合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考虑了人员、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风险的全面识别。

2)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特定行业风险辨识的精准度上仍有提升空间,因为不同行业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需要更加细化和定制化的辨识方法。

3)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将聚焦于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细化风险辨识模型,增强隐患排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同时,探索跨行业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通过交流和合作,汲取不同行业的成功经验,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安全保障。

5 致 谢

特别感谢旭阳集团、、的资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