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循环量对低温甲醇洗系统能耗的影响及调控策略
杨磊
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 714100
一、甲醇循环量与低温甲醇洗系统概述
1.1 低温甲醇洗技术简介
低温甲醇洗技术属于一种普遍运用于化工,冶金以及能源行业里的气体净化技术,它依靠的是甲醇在低温状态下对于酸性气体诸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具备较高溶解度这一特点,以此来做到对气体的净化工作。这个技术所涉及的能耗问题一直是个焦点,因为能耗的多少直接关联着整个体系的经济性以及环境友好性,拿合成氨生产来讲,低温甲醇洗系统能够有效地除去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合成氨的纯度。据有关的研究表明,甲醇循环量的改善可以明显降低系统的能耗,提升热交换的效率,缩减压缩机的负荷。
1.2 甲醇循环量的定义与系统功能
低温甲醇洗系统当中,甲醇循环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循环使用的甲醇量,这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净化效果和能耗水平。甲醇是一种不错的溶剂,它可以有效地吸收酸性气体,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这样就能把气体净化掉,循环量的多少决定着甲醇和待处理气体接触的次数和时长,进而影响吸收效率。某工业应用通过调节甲醇循环量,就能看到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从 85% 提高到95% ,不过循环量不能无限度地增长,因为过多的甲醇循环会致使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的负担加大,使系统的能耗增多,所以探究甲醇循环量和系统能耗之间的数量联系,对于达成低温甲醇洗系统高效运行和节能降耗很有价值。
二、甲醇循环量对系统能耗的影响
2.1 循环量对热交换效率的作用
甲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在系统中的循环量直接影响到吸收塔和再生塔内的热交换过程,有研究显示,甲醇循环量增大时,系统内部的热交换器能更好地传递热量,进而提升系统的热交换效率。不过循环量的增多不是无限的,既要保障热交换效率,又要顾及压缩机的负荷和整个系统的稳定状况,所以创建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去体现循环量和热交换效率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关键,这个模型能够帮助工程师预估不同循环量下的热交换效率,从而调节操作参数,做到能耗最优化。
2.2 循环量对压缩机负荷的作用
低温甲醇洗系统里,甲醇循环量的调整对压缩机负荷有着明显的影响,压缩机属于系统里的关键装置,它所承受的负荷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能耗水平。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压缩机在提高气体压力的时候,就得耗费能量,甲醇循环量增大,意味着压缩机要处理更多的甲醇蒸汽,进而加大自身的负荷。某项研究显示,当甲醇循环量由标准工况下的 100% 上升到 120% 的时候,压缩机的能耗就增添了大约 15% ,这表明循环量的增大,会对压缩机负荷产生直接的正相关效应。要量化这种影响,可以借助数学模型展开分析,把压缩机负荷当作因变量、甲醇循环量、系统温度、压力之类当作自变量,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模型参数,凭借这样的模型,就能预估不同循环量下的压缩机负荷,从而给系统能耗改良给予理论支撑。
三、甲醇循环量与系统能耗的定量关系
3.1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在研究甲醇循环量对低温甲醇洗系统能耗影响的时候,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手段显得十分关键,首先依靠精确的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就能即时观察甲醇循环量以及系统各个关键点的温度变化情况,这些数据会被持续地记录下来,再借助数据采集系统把这些数据传送到分析软件当中,可以对收集来的数据执行初步的整理和可视化操作,方便后续的分析工作。分析甲醇循环量与系统能耗之间的定量关系时,使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此模型可显示出循环量变动对能耗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比如二次项或者交互项,可以更好地表现循环量与能耗之间的复杂联系。做实验数据分析的时候,也参考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让数据分析更加全面,热力学第一定律有助于理解能量守恒,第二定律可以指引评价能量转换效率。除了实验数据分析外,还采用了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方法来验证不同操作条件下循环量对能耗影响的显著性,比如利用 t 检验或者 ANOVA 分析就可以判断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循环量的改变是否对能耗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些分析结果给制定有效的能耗改善策略给予了科学依据。
3.2 循环量与能耗关系的数学建模
研究甲醇循环量对低温甲醇洗系统能耗的影响时,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是非常关键的,这要依靠实验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利用统计学和热力学原理去体现循环量同系统能耗之间的定量联系。比如通过收集不同循环量时的热交换效率和压缩机负荷数据,就能用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循环量对能耗的具体影响,模型中的变量也涵盖循环甲醇的温度、压力、流量、系统的热负荷等等,在创建模型的时候,可以采用牛顿冷却定律来表达热交换效率和循环量之间的关联,而且压缩机负荷的计算可以依照卡诺循环的原理,凭借这样的数学模型,既可预估在特定循环量下的能耗,又可给系统改良给予理论支撑,进而达成低温甲醇洗系统的节能减耗。
四、低温甲醇洗系统能耗优化策略
4.1 能耗优化的基本原则
在探讨甲醇循环量对低温甲醇洗系统能耗的影响以及调控策略时,能耗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十分关键的,优化原则的第一点是系统效率最大化,这就意味着要对甲醇循环量实施精确控制,从而保证热交换器、压缩机等关键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比如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当甲醇循环量处于某段区间内时,系统的热交换效率达到顶峰,此时压缩机的负荷比较轻,进而实现降低能耗的效果。按照数学模型创建起来之后,就可以预估在不同循环量情况下的能耗变动,从而制定出合适的调节方案,而且能耗改良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准则,也就是在维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缩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改良的时候,应该采用革新科技,比如说采用先进的热泵技术或者热回收体系,以此做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4.2 常见的能耗优化技术
在探讨低温甲醇洗系统能耗优化手段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甲醇循环量对整个系统效率所造成的影响,精准操控甲醇循环量,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的能耗。在某一项具体的试验中,通过数据分析,如果将甲醇循环量保持在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热交换的效率就会提升 10% ,同时压缩机的工作负荷会下降 15% ,从而使得电能消费有所削减。在进行数学模型构建时,也可以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来表达循环量同能耗二者之间的联系,以保证模型准确无误地进行预测。另外一种优化的方法就是采用一些技术,比如变频技术,它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动态调整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从而改善能效,而在低温甲醇洗系统当中,通过细致地管控甲醇循环量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成本开支,从而做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杰 , 周兵兵 , 方建国 , 李勇 . 大型煤化工项目低温甲醇洗装置工艺技术的优化 [J]. 大众科学 ,2024,45(18):58-60.
[2] 任学斌 . 低温甲醇洗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10):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