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湖南零陵何仙姑省级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特征 

作者

胡健 谭洪田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通过对湖南零陵何仙姑省级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详细调查,查明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176 科580 属885 种,并对其进行科内属数、种数统计分析,表明森林公园植物区系成分较多、植物区系过渡性较为明显、单种科和寡种科非常多。关键词:维管植物;种子植物;植物区系;区系特征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investigaiton of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study on plants of Lingling Hexiangu Provincial Forest Park in Hunan province.The results indicates as follows: there are 176 families, 580 genera, and 885 species of ar plants in the park.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genera and species within families shows that the forest park has rich floral elements, obvious floristic transit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single-species families and oligotypic families.

湖南零陵何仙姑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南岭山脉都庞岭 - 阳明山系北麓向零祁丘岗盆地过渡区,包括大庙头和大仙观两个独立片区组成,总面积 1089.00 公顷,其中大庙头片区 935.00 公顷,大仙观片区 154.00 公顷。森林公园林地面积 1075.02 公顷,森林覆盖率 85.79%。

根据森林公园地形地貌特征和植物不同季节花果期,多次深入森林公园,采用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方法 [1],详细记录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无论是常见物种,还是罕见物种,均采用单反相机拍照留存,并附 GPS 将坐标点记录到照片中。对于很难辨认的植物或是稀有物种,均采集标准带回。在办公室将所拍物种进行鉴定标识,现有材料无法鉴定到物种的,在不同季节再次去森林公园拍摄其花、果等,甚至采集标本,直至能够鉴定好物种 [2]。经过踏查,基本查清了公园内的植物资源,统计出森林公园内有维管植物 885 种。森林公园内海拔不高,但山体较为陡峭,切割较深,土层较厚,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是零陵区植物资源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森林公园植物区系

1、植物区系概况

根据调查及资料统计分析,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 176 科 580 属 885 种 [3]( 含变种,下同 ),其中蕨类植物 33 科 62 属 68 种,分别占公园内植物科、属、种的 18.75%、10.69%、7.68% ;种子植物 143 科 518 属 817 种 [4],其中裸子植物 7 科 15 属 20 种,分别占公园内植物科、属、种的3.98%、2.59%、2.26%,被子植物136 科503 属797 种(双子叶植物660 种,单子叶植物137 种),分别占公园内植物科、属、种的 77.27%、86.72%、90.06%。详见表 1。

表1 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种类统计表

除去栽培植物、外来逸生植物[5],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植物共有土著维管植物 173 科 567 属 838 种,其中蕨类植物 33 科 62 属 68 种,裸子植物 5 科 9 属 10 种,被子植物 135 科 496 属 760 种。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何仙姑森林公园的植物多样性程度较高。森林公园属低山区,由于受人为干扰较大,周边生产活动频繁,原始森林已不复存在,大部分为砍伐后的次生林。但是,森林公园土壤肥力强,气候宜人,雨水充沛,森林植被生长较快,萌芽能力强。在小背菁等地,通过近年来的封山育林,森林植被恢复较快,形成了乔灌草多层次的植被景观。在响水庆瀑布附近,形成了以山乌桕为先锋树种的乔木景观林,以及以粉叶羊蹄甲、钩藤为主的灌木丛。

表2 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科的统计表(属数:种数)

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及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何仙姑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 33 科 62 属 68 种(含变种),其中种类最多的为鳞毛蕨科 4 属 9 种 [6],其次是水龙骨科7 属8 种,金星蕨科4 属5 种,蹄盖蕨科3 属5 种,如表2 所示,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较丰富。

3、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及分析

科的基本组成包括区域内科的数量、各科内的属、种数,以及科的分布型等方面资料,是反映区域内植物多样性构成、优势类群类的重要数据[7]。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143 科 518 属 817 种,除去栽培、逸生的科后,共有土著种子植物140 科 [8]。科内属数与种数构成如表3 所示。

表3 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科的统计表(属数:种数)

根据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科内种数大小,可将森林公园内 140 科划分为六个等级[9],一级为大于 40 种的科,共 2 科;二级为22-39 种的科,共5 科;三级为10-19 种的科,共12 科;四级为5-10 种的科,共30 科;五级为2-4 种的科,共63 科;六级为单种科,共 28 科。构成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的优势科主要是樟科、壳斗科、山茶科、金楼梅科、松科、杜英科、虎皮楠科( 交让木科)、冬青科、槭树科等[10],灌木主要有杜鹃花科、越橘科、菝葜科、绣球花科、紫金牛科、蔷薇科等,草丛或林下草本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玄参科、菊科、百合科、伞形科、唇形科、荨麻科、蓼科等。

4、植物区系特征

(1)植物区系成分较多

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属于低山区,现已查明公园内维管植物有176科80属885种,最低点大仙观片区邓家湾216.6米,最高峰新开田海拔814.4米,高差不大,区域内海拔不高,但山体较为陡峭,切割较深,土层较厚,物种恢复速度快。虽然公园缺乏高山及中山植物类群,但拥有如此多的物种,足以见证何仙姑森林公园通过多年的封禁后,植物区系较丰富。森林公园是零陵区植物资源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1]。

(2)植物区系过渡性较为明显

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位于湖南三市五县区交界处,处于华南植物区的北缘,气候温暖湿润,是华中与华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12],华中与华南植物均较丰富、分布较均匀,体现华南植物区向华中植物区过渡的特性[13],表现出较强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性质,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向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的过渡区域[14]。

(3)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较多

根据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包括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 1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10种,分别为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闽楠Phoebe bournei、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野大豆Glycine soja、花榈木0rmosia henryi、翅荚木Zenia insignis、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红椿Toona ciliat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4)单种科、寡种科非常多

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内共有土著种子植物科数140科,其中,5种以下的科(不含5种)91科,超过一半。由于何仙姑森林公园是在大庙头林场基础上进行申报建立,大庙头林场为了职工的生存发展,主要以生产经营为主,天然林几乎被砍伐殆尽,代之为马尾松和杉木商品林。近些年,林场职工工资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各级政府也积极落实习总书记有关“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建设政策方针,转变生产方式,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恢复公园内的森林植被[15]。因此,单种科、寡种科在零陵何仙姑森林公园居多,这也说明了通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建设,成效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向剑锋. 湖南蓝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祁承经,喻勋林.湖南种子植物总览[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2]欧阳昶,魏德福,邓德明.盖湖湿地资源调查与建议[J]. 湖南林业科技,2007.

[3]陈勇,殷定霞.贵州金沙冷水河国家森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经济价值调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

[4]祁承经,林亲众. 湖南树木志[M].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0.

[5]谭洪田.湖南省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6]张宏达.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提纲[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b, 33(3): 1-9.

[7]吴征镒,周浙昆,孙航,等. 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8]丁聪. 湖南江永源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3.

[9]王荷生. 华北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涞源[J].地理学报.1999, 54(3): 213-223.

[10]邢福武,曾庆文,谢左章. 广州野生植物[M].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11]沈启昌. 浅议龙岩市自然保护小区建设[J].林业勘察设计, 2011 (2) : 70-74.

[12]陈建军,夏本安.湖南桂东三台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3.

[13]吴诗霞,湖南南石灰岩地区植物群落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14]胡有宁,贾小波,刘盟,叶蓓倩,等.秦岭北麓国有潘家湾林场野生植物区系特征[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3.

[15]韦凌云,覃文更.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与对策[J].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2006.

作者简介:胡健(1982.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湖南隆回,工程师,研究方向:野生动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