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落实“三个课堂”,促进“双减”政策落地

作者

赵志茹

长岭县流水镇第一中学 吉林松原 131500

摘要:在教育领域,政策的制定,往往会针对于特定的问题,并且带着明确的教育目标,新形势下我国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校外培训的压力,让教育回归初衷。三个课堂,主要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的提出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求学生有更加多的自由时间支配,使得他们可以参与到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三个课堂;双减政策;新课标

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要能够找到合适的落脚点,而三个课堂模式的出现,恰好可以找到对应衔接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期间,要将三个课堂模式,作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路径。

一、双减政策与“三个课堂”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三个课堂,主要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的提出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求学生有更加多的自由时间支配,使得他们可以参与到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去。三个课堂,通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丰富,继而为个性化发展奠定基调,为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做好准备。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下,会发现双减政策与三个课堂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双减政策减少了学生的传统学习负担,让他们有探索兴趣和发展特长的机会,三个课堂的部署实施,为这些机会提供了对应的平台和资源,学生可以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开展学习,实现成长。双减政策与三个课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它们将在构建一个宽松多元和富有创新的教育环境中发挥效能,继而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培育,为未来的持续成长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三个课堂落实的策略

(一)巧用专递课堂,让语文教育朝着公平方向发展

专递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核心在于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配置、更好地传递。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的背景下,依靠专递课堂,可以有效缓解学生课外辅导的需求,减少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依赖,由此降低家庭教育支出,让教育资源能够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进展。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递课堂的效能,还需要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整合优质的资源,让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要能够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将优秀的语文课件、语文教学相关的名师讲座等资源,以专递课堂的方式,进行共享,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对应资源,继而进入到语文学习中去,由此保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语文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或者区域之间语文教育的差距。其二,个性化教学期间,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每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语文学习发展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利用专递课堂,进行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定。也就是说结合在线测评的结果、数据分析的结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他们设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督导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平台上获取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其三,依靠专递课堂,让家校合作机制得以构建,继而更好地发挥家长在促进学习中的效能。在专递课堂的模块下,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必要的时候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去,由此让家校共育机制得以构建,让双减政策可以更好地落实下去。其四,依靠专递课堂,可以让语文教学方法朝着多样化的方向进展,由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专递课堂可以提供更加多的路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可以利用互动游戏来开展,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来开展教学,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培育。

(二)利用名师课堂,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的背景下,教师要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以便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显然此时教师就需要具备比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巧妙地使用各种方法,去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在此维度,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名师课堂的效能:首先,建立名师资源共享平台。学校或者教育部门,要能够在平台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收集和分享名师的教案、课堂录像、教学心得等资源,这样可以让语文教师可以获取到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可以让教师能够进入到理想的交互和学习状态,由此让整体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其次,定期组织开展名师讲座和工作坊活动,邀请有经验的名师在平台上开展专题讲座或者工作坊活动,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在线上与名师进行探讨,可以关于语文教学理念的,可以是语文教学技巧的,依靠这样线上交互的方式,让教师可以快速找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节点[1]。其三,鼓励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际的名师课堂的观摩和反思中去。组织语文教师定期去平台上去观看名师课堂,鼓励他们去撰写心得,积极组织开展讨论活动。在观察和学习的历程中,可以看到名师是如何与学生互动的,是如何去传授知识的,是如何将双减政策落实到日常语文教育教学的,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保证可以针对性地对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其四,实施名师带徒制度。形成师徒制度,让有经验的名师指导新的教师,指导希望提升自身教学专业性的教师,在一对一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更快地掌握语文教育教学的技巧,并且在现实语文教学中不断去改善和优化。其五,注重专业发展培训机制的构建。也就是说,要定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培训活动,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标的解读、双减政策的落实方法、教学方法变革、评价策略的改变等融入进去,这样可以使得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还可以让他们以更加大的热情投身到语文教学创新实践中去。其六,注重教师学习社群的构建,鼓励语文教师建立专业学习社群,与同行共同去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在这样的社群中,教师可以相互支持,进入到共同成长的状态[2]。

(三)利用名校网络课堂,让语文教育信息化水准不断提升

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的背景下,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对于语文教育教学而言,要能够积极利用名校网络课堂,让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还可以让语文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此历程中,需要注意的节点有:其一,建立完善的网络课堂平台。在平台上,要设定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视频直播的功能、互动讨论的功能、在线作业的功能、测试的功能,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可以看到名师的授课,还可以参与到实际互动中去,由此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升;其二,优化语文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名校网络课程,往往会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焦点,课程内容是丰富的,会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指导等融入进去,据此可以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方法方面,也会积极将情境教学法、翻转课堂模式融入进去,据此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其三,高度重视师生的互动和反馈。在网络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维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工具,可能是实时聊天工具、论坛讨论工具,与学生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被激发,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据此对于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地调整[3]。

三、结语

“三个课堂”是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它们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合理地将三个课堂模式融入到语文教育教学中去,由此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空间,增强师生交互,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由此学生多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够得以锻炼。

参考文献

[1]高海东. 践行“三个课堂”,让教育真实发生[J].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4, (05): 32-33.

[2]高娟. 基于“三个课堂”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 (02): 28-30.

[3]刘金丽. “三个助手”赋能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A] 素养引领模式变革·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第八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 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202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