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全过程造价咨询在EPC项目中的应用困境与突破路径

作者

吴情情

中天嘉诚(江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5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模式因其能够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的一体化,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项目整体效益等优势,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对全过程造价咨询在EPC项目各阶段的应用困境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咨询;EPC项目应用;困境;突破路径

1全过程造价咨询在EPC项目中的应用困境

1.1项目前期

造价咨询需要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但在EPC项目前期,业主可能无法及时提供完整的项目相关信息,如地质勘察报告、周边环境情况等。同时,设计单位也可能因设计进度问题不能及时与造价咨询单位沟通设计细节,使得造价咨询人员缺乏足够信息进行合理的造价估算和分析。

1.2设计阶段

EPC模式下,设计单位通常更注重技术可行性和设计质量,而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意识相对薄弱。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导致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合理。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过度提高安全系数,选用高价材料和复杂的结构形式,增加了工程造价。而造价咨询单位由于与设计团队沟通不畅,难以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优化建议。

1.3招标采购阶段

EPC项目的招标文件需要涵盖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要求较高。编制招标文件时,需要准确界定合同范围、明确计价方式、约定风险分担原则等,但由于EPC项目的复杂性,这些条款的制定往往存在一定难度。目前EPC项目的评标标准大多侧重于投标报价和技术方案,对造价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估不够重视。这可能导致一些投标单位为了中标而压低报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变更、索赔等方式增加造价,给业主带来额外的成本负担。

1.4施工阶段

EPC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业主需求变更、现场条件变化等原因,工程变更较为频繁。变更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还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造价咨询单位在处理工程变更时,往往面临变更原因审核困难、变更费用计算不准确等问题。EPC项目施工周期长、涉及专业多、施工过程复杂,造价咨询单位难以对工程造价进行实时、有效的动态监控。在实际操作中,造价咨询人员可能无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材料价格波动、费用支出等信息,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造价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5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时,造价咨询单位需要依据完整、准确的结算资料进行审核,但在EPC项目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善,往往存在结算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工程变更签证手续不全、材料采购发票缺失、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详细等,这些问题给结算审核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影响了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EPC项目竣工结算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往往会就工程造价问题产生争议。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EPC项目结算争议解决机制,当双方无法协商解决争议时,往往需要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2全过程造价咨询在EPC项目中的突破路径

2.1项目前期

造价咨询单位应在项目前期积极与业主沟通,深入了解项目的功能需求、建设目标和投资意向,协助业主明确项目范围和技术标准。同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协作,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和优化,从造价角度提出合理建议,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例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咨询单位可以与设计单位共同进行多方案比选,通过经济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业主、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各方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业主可以及时上传项目相关资料,设计单位可以将设计进度和设计变更情况及时反馈给造价咨询单位,造价咨询单位也可以将造价估算和分析结果及时传达给业主和设计单位。

2.2设计阶段

建立设计团队与造价咨询团队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在设计过程中,造价咨询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分析,为设计人员提供造价反馈信息。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造价因素,优化设计方案,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例如,可以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分析和成本分析,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明确限额设计目标,将限额设计指标分解到各个设计阶段和专业设计人员。建立限额设计考核机制,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和奖惩。同时,在设计合同中明确限额设计的责任和义务,对因设计原因导致的造价超支进行相应的处罚。此外,造价咨询单位应加强对限额设计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2.3招标采购阶段

造价咨询单位应加强对EPC项目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提高招标文件编制的专业水平。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准确界定合同范围,明确计价方式和合同价款调整原则,合理划分风险分担范围。同时,要对投标报价的组成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规定,避免投标单位在报价上弄虚作假。例如,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明确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和计量规则,减少结算时的争议。

在评标标准中增加对造价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估指标,如投标单位的造价管理体系、造价控制措施、类似项目的造价管理业绩等。同时,合理设置投标报价的权重,避免单纯以低价中标。在评标过程中,要对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详细分析,判断其报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4施工阶段

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明确变更的审批流程和权限。对于重大变更,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和评估,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变更实施前,造价咨询单位要对变更费用进行详细计算和审核,明确变更费用的承担方。同时,要加强对变更实施过程的监督,防止承包商通过变更谋取不正当利益。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造价动态监控系统,实时跟踪工程进度、材料价格波动、费用支出等情况。造价咨询人员要定期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造价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当材料价格上涨超过一定幅度时,要及时调整合同价款;当工程进度滞后导致费用增加时,要督促承包商采取措施加快进度。

2.5竣工结算阶段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造价咨询单位要指导业主和承包商做好结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明确结算资料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在竣工结算时,要对结算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资料要及时退回补充完善。

建立EPC项目结算争议调解机构,由行业专家、造价工程师等组成,为业主和承包商提供专业的调解服务。在争议发生时,首先通过调解机构进行协商调解,尽量避免仲裁和诉讼。同时,要加强对结算争议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参考。

结语:

全过程造价咨询在EPC项目中的应用虽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突破路径,有望实现更有效的造价管理。各阶段的措施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从项目前期到竣工结算,均需相关各方协同合作、积极落实。加强沟通协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管理机制等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全过程造价咨询在EPC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保障项目在合理的造价范围内顺利推进,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许扬滨.全过程造价咨询在EPC项目中的管理及作用[J].中国招标,2022(9):116-119.

[2]叶斌.EPC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控制要点[J].铁道建筑技术,2023(1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