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风险因素与现况调查

作者

宋晓英

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新疆吐鲁番 838000

引言

耐药结核病是指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结核病,治疗周期长、难度大,患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且常伴随营养不良、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跌倒作为医院内常见的不良事件,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危害尤为严重,可能导致骨折、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负担,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目前,关于普通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较多,但针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跌倒风险因素及现况调查相对较少。因此,开展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风险因素与现况调查,明确其跌倒的特点和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及现况进行探讨。

一、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现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耐药结核病防治科为例,该科室 2023 年 1月至 2025 年 6 月期间住院的耐药肺结核病患者 435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8 例,女性 187 例,年龄 19-78 岁,平均年龄( 46.2±11.8 )岁。纳入标准:符合耐药结核病诊断标准;住院时间 ⩾7 天;意识清楚,能够配合调查。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入院时已存在骨折等影响活动的疾病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数据,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疾病相关情况(症状、并发症等)、治疗情况(用药种类、剂量、不良反应等)、跌倒发生情况(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同时,采用 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分,分析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二)调查结果

在 435 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中,共发生跌倒事件 3 例,跌倒发生率为 0.69% 。其中,男性患者跌倒 2 例,女性患者跌倒 1 例;年龄 ⩾60 岁的患者跌倒 2 例,占跌倒总人数的 66.67% ;住院时间 2-4 周内发生跌倒 2 例,4 周以上发生跌倒1 例。从跌倒发生地点来看,病房内跌倒 2 例( 66.67% ),均发生在床边;卫生间跌倒 1 例( 33.33% )。从跌倒发生时间来看,夜间(20:00 - 次日 6:00)跌倒2 例( 66.67% ),白天跌倒 1 例( 33.33% )。Morse 跌倒风险评估显示,3 例跌倒患者均为高风险患者(评分 ⩾45 分),中风险及低风险患者未发生跌倒事件。

二、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分析

(一)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

耐药结核病本身的症状是导致跌倒的重要因素。患者常出现乏力、盗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体力下降、活动耐力降低,在行走、站立时易发生跌倒。此外,部分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了身体虚弱程度,增加了跌倒风险。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耐药结核病患者需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平衡障碍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感知和运动功能。例如,异烟肼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炎,引起肢体麻木、无力;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使患者在活动时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二)患者自身与环境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对跌倒风险有显著影响。年龄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视力、听力下降,平衡能力减弱,反应速度减慢,跌倒风险明显高于年轻患者。此外,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会影响跌倒的发生,部分患者对跌倒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擅自下床活动或进行危险动作,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跌倒事件的发生。病房内地面湿滑、光线不足、障碍物过多、床栏未固定好等情况,都可能成为跌倒的隐患。卫生间是跌倒的高发区域,若未安装扶手、防滑垫,患者在如厕后起身时容易滑倒。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耐药结核病患者因长期治疗、病情反复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预防措施

(一)针对性评估与干预

定期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入院时即采用 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对于高风险患者采取重点干预措施,如在床头悬挂跌倒风险警示标识、安排专人陪护、定时巡视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动态调整评估结果,及时更新干预措施。针对疾病和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加强对患者的症状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纠正贫血等并发症,增强患者的体力和活动耐力。对于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的患者,加强与医生的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告知如何避免跌倒,如行动时缓慢起身、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等。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加强家属或陪护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正确识别患者的跌倒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环境改善与健康教育

优化病房环境,消除潜在的跌倒隐患。保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及时清理积水和障碍物;保证病房光线充足,夜间开启地灯;在卫生间安装扶手和防滑垫,在走廊设置扶手;固定好床栏,确保病床高度合适。定期检查病房设施的安全性,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跌倒风险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跌倒的危害、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在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突然起身,行走时使用助行器(如需要)。告知患者在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协助,不要擅自行动。对老年患者和认知功能较差的患者,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和指导。

结论

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发生率较高,其跌倒风险因素涉及疾病本身、治疗、患者自身及环境等多个方面。通过现况调查明确了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特点和主要风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风险评估、改善症状和营养状况、优化用药方案、改善病房环境、开展健康教育等,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跌倒预防的研究力度,制定更科学、有效的预防策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康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 年简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 42 (10): 729-737.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 6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3] 杜金霞, 刘晓莉, 雷丽梅, 罗德红, 谢芳晖, 龚霜, 付莉. 老年结核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现代临床医学 , 2023, 49 (05): 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