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策略

作者

周霜

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225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时期,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发展来实现德育教育,班级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场所,更是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的重要阵地。本文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班主任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引言: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其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创新德育方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班主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教育实施现状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品德、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德育的真正意义,难以将德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此外,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使得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由于德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导致传统的说教、灌输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现在小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参与、体验、互动等方式来接受德育教育,而现有的教育手段往往未能充分满足这一需求。再者,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未能形成有效衔接。家长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部分家长对德育的认识不足,缺乏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导致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存在脱节现象。此外,社会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施。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教育的地位。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并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提高社会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小学生。

二、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教学策略

1.优化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班级是一个大环境,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之前,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入手,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元的、包容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一是注重内部环境的创设,在实施德育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注重班级内部的环境创设和文化熏陶。将一些小学生读的懂得名言警句、好词好句、生活小贴士粘贴到班级上醒目的位置,帮助小学生进行记忆,使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死板的知识讲授,轻松舒适的德育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注重互动环境创设。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影响最大。这意味着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利用优势,多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品行习惯及兴趣特点。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勇于思考。班主任为德育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健康品行的塑造打好基础。

2.创新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创新教学活动。在实施德育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制定多样化的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悟德育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实施德育教学之后,班主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成长动力。同时,还利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注重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为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创新的德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每次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班主任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让小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优良品质的魅力,以此来提高班主任的教学效率,让班级管理也更加的高级。

3.落实教学理念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是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获取德育教育的精髓。在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可以通过班级中的民主投票、学生讨论的方式参与班级的决策,进行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班主任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品德教育,通过日常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户外写生中,融入德育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理念实施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鼓励师评价、教学目标设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班主任教学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引导学生转化学习态度,从“被动学”的学习理念转化为“主动学”的学习理念。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自己首先要做到举止得体,倡导环保理念时,需从自身做起。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不仅需要进行持久的输出和坚持,也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和计划都能让德育工作逐渐向深入靠近,学生也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主任的榜样力量中实现自身德育水平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翟培杰.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策略[J].新校园,2025,(01):96-97.

[2]薄冬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新思路[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7):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