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音乐的跨学科融合与运用路径探析

作者

孙瑛

甘肃省华亭市东华小学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跨学科融合成为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新课标视角,深入探析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意义,并详细阐述其运用路径,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 音乐 融合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与融合。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传授,而是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协同发展。跨学科融合能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在多学科的交互中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音乐,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传统音乐教学往往局限于音乐教材本身,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跨学科融合后,音乐教学可以融入语文、美术、舞蹈等多学科元素。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歌曲时,结合语文对古诗词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歌曲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意境创作美术作品,或编排简单舞蹈动作,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音乐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与科学学科融合时,通过探究乐器发声原理,学生能了解声学知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与数学学科融合,如分析音乐节奏中的节拍规律、音符时值的比例关系等,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这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综合性特点,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尚未完全分化为各个独立学科。跨学科融合的音乐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音乐与他们熟悉的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完整的认知结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的运用路径

(一)与语文学科融合,深化音乐情感表达

语文和音乐在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上紧密相连。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选取具有文学性的歌曲,如经典的古诗词改编歌曲《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等。在教学前,先让语文教师协助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字词含义和情感基调,音乐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分析歌曲如何表达诗词情感。学生通过对诗词和音乐的双重理解,能够更深情、准确地演唱歌曲,同时也加深了对诗词文化的感悟。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音乐创作歌词,将音乐的灵感转化为文字表达,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二)与美术学科融合,增强音乐视觉感知

美术与音乐虽属于不同艺术形式,但都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将美术元素融入其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视觉感知。例如,在欣赏交响乐《动物狂欢节》时,让学生根据不同乐章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如大象的沉重、小鸟的轻盈等,进行绘画创作。学生通过画笔将音乐中的形象可视化,能更深刻地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和意境。反之,也可以根据美术作品创作音乐,如以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画作作为灵感,引导学生为其创作简单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与体育学科融合,拓展音乐肢体表达

音乐的节奏性与体育的律动性高度契合,将音乐与体育学科融合,能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肢体表达。在体育课的热身环节,可以选用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韵律操、舞蹈动作练习,既达到热身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在音乐教学中,引入体育中的队列、队形变化概念,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进行队列表演,如在演唱合唱歌曲时,通过巧妙的队列变化增强表演的观赏性和音乐的表现力。此外,还可以开展音乐与体育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如举办“音乐运动会”,设置“随乐接力跑”“音乐跳绳比赛”等项目,学生在运动中感受音乐节奏,在音乐氛围中享受运动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创新音乐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丰富教学资源。例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通过播放各地民族音乐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服饰特点和舞蹈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借助音乐制作软件,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音乐,如编写简单的旋律、添加音效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如线上音乐欣赏、音乐知识问答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音乐学科主体地位

在跨学科融合过程中,要始终明确音乐学科的主体地位,避免过度强调其他学科而忽视音乐本身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跨学科融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提升音乐素养。例如,在与美术学科融合时,绘画创作等美术活动应围绕音乐作品展开,以辅助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和情感,而不能让美术活动喧宾夺主。

(二)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提升

实现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对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学校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提供跨学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多学科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趋势。通过与语文、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融合,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明确音乐学科主体地位,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与内容,能更好地实现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运用路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