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业厂房防火分区设置对减少火灾损失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

曾真

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清溪大队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 工业厂房作为生产核心场所,火灾隐患丛生。防火分区设置是关键防线,其通过合理分隔空间,限制火势与烟气扩散。本文聚焦该领域,剖析防火分区原理、探究不同厂房应用及与消防协同模式,揭示其在保障人员逃生、助力消防扑救、降低经济损失上的突出效能,为工业安全筑牢根基,推动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工业厂房;防火分区;火灾损失;消防协同;人员逃生

引言

在工业蓬勃发展当下,厂房鳞次栉比。其内部复杂的生产流程、密集的设备与多样的物料存储,让火灾风险如影随形。化工原料易燃易爆,机械加工碎屑油污易燃,一旦起火,火势将呈燎原之势,吞噬生命与财富。研究工业厂房防火分区设置迫在眉睫,它不仅关乎人员的安危,更是企业能否存续、产业能否持续进步的关键,能有效牵制火势,为抗灾减灾提供可能。

一、工业厂房火灾风险

工业厂房由于其特殊的生产特性,火灾风险始终处于高位。从原材料角度来看,化工类厂房内通常储备着大量有机溶剂、可燃气体等危险化学品。这些物质具有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特点,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明火,或者偶然出现的高温环境,都可能引发剧烈的燃烧甚至爆炸。一旦爆炸发生,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对建筑结构造成毁灭性的冲击。在机械制造厂房中,润滑油随处可见,切削碎屑更是散落各处。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焊接、打磨等工序产生的火花,很容易就会将这些易燃物点燃。火势一旦燃起,便会顺着设备、管道等迅速蔓延,犹如一条失控的火蛇。厂房内部空间一般都较为开阔,空气流通十分顺畅,这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得火势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壮大。一旦火势失控,熊熊大火裹挟着滚滚浓烟,会产生强烈的高温热辐射,致使建筑构件的强度大幅降低,最终引发建筑垮塌。

不同行业的厂房,火灾特点也各有不同。在纺织厂房里,纤维织物大量堆积,一旦起火,燃烧速度极快,并且常常伴有阴燃现象。阴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这些烟雾不仅会严重阻碍人员的视线,还会对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在食品加工厂房中,食用油、包装材料等都是易燃物,而且厨房用火频繁,火灾隐患较大。火灾发生后,烟火极易通过通风管道四处扩散,迅速扩大火势范围。面对这些复杂多样的火灾情况,必须采取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否则一个小小的火苗,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展成一场难以控制的大火。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厂房逐渐向大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这使得火灾荷载持续增加。传统的防火手段在应对这些新变化时,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创新应对策略,构建起坚固的安全壁垒,以有效防范火灾风险。

二、防火分区设置作用

防火分区在火灾防御体系中,犹如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效能。从物理分隔的层面来讲,防火墙凭借其优异的耐火性能,能够在长时间内有效地阻挡火焰穿透。它将厂房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如同在汹涌的火海中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堤坝,切断了火势蔓延的路径。防火卷帘则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在平时,它处于收卷状态,不会对日常的生产运输造成任何影响。而一旦遇到火灾,它能够迅速放下,在关键通道、不同功能区的交界处形成临时的防火分隔。在火灾发生的瞬间,熊熊烈火被成功限制在特定的分区内,无法肆意扩张。这样一来,周边区域的人员便能够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避免被突如其来的火势瞬间包围。

以某大型电子厂房为例,该厂房内的生产车间、仓储区、配电室等功能分区十分明确,并且在各个分区之间合理设置了防火分区。有一次,仓储区由于电气故障突然起火,幸亏防火墙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阻挡了火焰向生产车间蔓延。这使得车间内的工人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消防队员也能够集中力量在仓储区展开灭火行动,成功避免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局面,极大程度地减轻了火灾造成的损失。从烟气控制方面来看,防火分区能够有效地遏制浓烟的扩散,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侵害。它能够保障疏散通道的可视性,让人员在逃生过程中有路可循,不至于迷失方向。

在维护建筑整体稳定性方面,防火分区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防止局部火灾引发建筑的连锁垮塌。通过合理设置防火分区,使得未过火区域的建筑结构能够保持稳定,这为后续的救援工作以及物资抢救创造了有利条件。防火分区设置是工业厂房火灾防控的核心环节,它牢牢守护着厂房的安全底线,是保障工业生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三、实践优化策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防火分区的设置工作必须紧密贴合生产工艺布局,以实现精准防护。以流水线作业的汽车制造厂房为例,其生产流程复杂且连贯,因此需依据不同工序间的衔接节点,以及物料暂存区的分布情况,进行细致且合理的划分。例如,在冲压、焊接、涂装等不同工序区域之间,要依据设备的分布、物料运输路线,精确划定防火分区界限,确保分区既不会对正常生产节奏造成丝毫阻碍,又能在火灾发生时切实发挥其应有的阻断火势蔓延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可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借助专业的火灾模拟软件,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火灾发展态势,如火灾发生位置、火势蔓延方向、烟雾扩散范围等,从而精准确定防火分区的面积大小以及最为适宜的分隔方式。与此同时,强化防火分隔构件的维护保养工作亦不容忽视。需定期对防火墙进行全面检查,仔细查看墙体是否存在裂缝、孔洞等影响完整性的问题,关注防火涂料是否有剥落现象,及时进行修补与重涂;还要定期测试防火卷帘的升降功能,检查电机运行是否顺畅、控制按钮是否灵敏,确保在紧急时刻,这些防火分隔构件能够万无一失,有效阻止火势的扩散。

消防设施的联动配合是构建高效防火体系的关键环节。火灾报警系统作为整个消防体系的 “哨兵”,一旦探测到火灾信号并触发警报,必须迅速联动其他相关消防设施。以高温车间为例,由于其内部环境温度较高,火灾隐患较大,安装有感温探测器。当感温探测器感知到异常高温,判断火情发生后,与之联动的防火卷帘应能自动、快速降落,在第一时间将火灾区域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与此同时,喷淋系统也需即刻启动,喷头迅速喷水,对火灾区域进行降温、控火,二者相互配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火灾防控体系。疏散标识在火灾逃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必须清晰醒目。要结合厂房的整体布局,在通道转角处、关键路口等位置合理设置,确保其明确指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逃生通道。同时,照明系统也需同步保障,配备应急照明灯具与疏散指示标志灯,且定期进行维护与测试,确保在火灾断电等紧急情况下,依然能够持续照亮逃生之路。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同样不可或缺。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模拟火灾发生场景,让员工在实践中熟悉厂房内防火分区的布局情况,掌握不同区域的疏散路线与技巧,如弯腰低姿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通过多次演练,使员工在面对真实火灾时能够保持冷静,有序撤离,从而全方位提升工业厂房的防火减灾能力。

结语

展望未来,工业厂房防火分区技术将持续进化。新型纳米防火材料有望用于分隔构件,增强耐火隔热性能;智能传感网络将实现火灾实时精准监测,自动调控防火分区设施,提前应对危机。随着人们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对防火分区重视度将更高。持续优化设计、强化维护、提升人员应急能力,定能让防火分区在工业发展浪潮中为厂房保驾护航,抵御火灾侵袭,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工业迈向更安全、高效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卫国。工业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 (03):321 - 324.

[2] 刘畅。厂房火灾预防与消防策略 [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 (05):110 - 114.

[3] 赵刚。工业厂房防火分区构建 [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3,49 (02):60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