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

作者

李凯

深圳大唐宝昌燃气发电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110

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光伏电站并网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光伏电站的接入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产生了显著影响。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策略包括保护定值整定、保护动作时间配合以及自适应保护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光伏电站并网;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分析

引言

传统发电模式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等问题,而光伏发电以其环保、可再生、维护简单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并网,配电网的结构和潮流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对继电保护产生了复杂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导致保护误动作、拒动作或动作时间延长等问题,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对于提升电网的可靠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1光伏电站并网的基本概念

光伏电站并网是一种将太阳能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与公共电网相连接的能源集成过程。它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光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使电能符合电网要求并接入其中。这一过程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满足了节能环保的需求,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能源保障。光伏电站并网具有诸多优势,如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它允许电力在光伏系统与电网之间双向流动,即当光伏系统发电充裕时,可将多余电力馈入电网;而当光伏系统发电不足时,则可从电网获取电力。这种灵活性使得光伏电站并网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光伏电站并网是一种先进的可再生能源配置方案,它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

2.1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潮流分布和电压质量的影响

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产生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潮流分布与电压质量两方面。光伏电站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单向潮流模式,使得潮流分布更加复杂多变。这种变化要求配电网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光伏电站发电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光伏电站并网对电压质量也带来挑战。大量光伏电源接入可能导致局部电压升高,影响电网稳定运行。同时,光伏电站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可能导致电压波动,对敏感负荷造成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电压控制,确保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和电压质量产生深远影响,需综合考量并采取相应措施。

2.2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

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尤其在短路电流方面,显得尤为关键。当光伏电站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其提供的短路电流将改变原有配电网的短路水平。这种变化可能使得配电网的短路特性更加复杂,对保护设备的选择和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发生故障时,光伏电站产生的短路电流可能加剧故障影响,增加电网恢复难度。因此,在规划和设计配电网时,需充分考虑光伏电站并网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合理布局光伏电站,优化保护策略,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对于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3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具体影响

3.1对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影响

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具体影响,表现在对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影响上尤为突出。光伏电站接入后,若故障点位于光伏电站下游,故障电流将由光伏电站和配电系统共同提供,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仅识别到一种电流,从而降低保护敏感度。此外,光伏电站并网后,馈线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会瞬间增大,不仅可能损坏输电线路,还可能击穿继电保护装置,造成保护动作失去准确性。同时,邻近线路也可能因电流转向而发生假故障保护动作。

3.2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

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具体影响之一,体现在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上。在单侧电源结构的电力输送线路中,自动重合闸能在故障切除后迅速恢复供电。然而,光伏电站并网后,配电网变为多电源结构,故障电流的来源和特性变得复杂。这可能导致自动重合闸在故障切除后的动作时机和条件发生变化,增加了重合闸失败的风险。因此,在光伏电站并网的情况下,需要对自动重合闸的配置和策略进行优化,以确保其能在故障后准确、可靠地动作,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4光伏电站并网后配电网继电保护的优化策略

4.1保护定值整定的调整

随着光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变化,配电网的短路电流特性将发生显著改变。为确保继电保护设备在故障时准确动作,需根据光伏电站的接入位置及具体容量,重新计算并设定保护定值,如过流保护的启动电流、时间延迟等参数。这一调整过程需综合考虑光伏电站的输出特性、配电网结构等因素,以确保保护定值既能有效隔离故障,又能避免误动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保护定值整定调整时,需考虑光伏电站并网后的故障特性。例如,在配电网的某关键节点接入容量为5MW的光伏电站后,需重新评估该节点的短路电流水平。如原过流保护启动电流整定值为1000A,根据光伏电站并网后的故障电流分析,可能需要将其调整至1200A,以确保在故障时保护能准确动作,隔离故障区域。

4.2保护动作时间的配合

在光伏电站并网后,保护动作时间的配合成为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以配电网某10kV馈线为例,例如在馈线中段接入一个容量为3MW的光伏电站。在光伏电站并网前,该馈线的过流保护动作时间整定为0.2秒。然而,并网后,若馈线末端发生故障,光伏电站提供的短路电流将叠加至故障电流中,可能导致过流保护误动作。为避免此情况,需对保护动作时间进行重新配合。考虑到光伏电站的接入位置及容量,可将馈线首端的过流保护动作时间延长至0.3秒,而馈线中段的保护动作时间保持0.2秒不变,但增加方向元件,确保仅当故障电流从光伏电站流向馈线时才动作,从而有效隔离故障,保障电网安全。

4.3自适应保护技术的应用

光伏电站并网后,配电网继电保护面临新挑战。以10kV馈线中段接入的2MW光伏电站为例,其并网导致故障电流特性复杂多变。为解决此问题,可采用自适应保护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状态,智能调整保护定值,如将过流保护启动电流根据光伏出力波动范围设定为800A至1200A动态调整。同时,保护动作时间也根据故障位置及类型自适应调整,如将馈线首端保护动作时间设为0.3秒至0.5秒智能选择。这样,自适应保护能准确识别并快速响应故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和韧性。

结束语

总之,光伏电站并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光伏电站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结构和潮流分布,对继电保护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如重新整定保护定值、调整保护动作时间配合以及应用自适应保护技术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韧性,为光伏电站并网后的电力系统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永伟,徐超,张峰.光伏新能源并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4,(22):125-128.

[2]郭建华,李领南.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对配电网系统的影响[J].农村电工,2024,32(09):33-34.

[3]吴其鲁.光伏电站并网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4,(07):150-152.

[4]王瑞.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电流和继电保护的影响[J].光源与照明,2023,(04):111-113.

[5]廖雍琦.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无功电压优化策略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