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引领下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研究

作者

杨凯良

嘉峪关市和诚路小学 735100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学校党建工作能够引领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研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最终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过去学校教研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应运而生。因为只有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经验的有效传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发挥党建引领,夯实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将党建与人才引育,队伍建设,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实现深度融合,推进教师发展提质增效。二是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是抓师德师风建设,榜样选树,重典型引领。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对师德表现方面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教师塑造高尚师德,利用主题党日、教师节,邀请优秀教师讲成长故事,激励青年教师上进。深入挖掘身边先进事迹,用典型案例影响带动教师队伍,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是抓专业素养提升。构建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班子成员参与、教研室具体实施的多层级工作路径,出台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机制,通过系统培养和自主提升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开展专项提升工程。三是针对新任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三支队伍开展精准培养,分别建立“政治引领、导师(专业带头人)引路、榜样引航、朋辈帮扶”等多种工作策略,打造教师“培育、选优、善用、严管”的全方位发展“成长链”。通过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青年教师跟岗制度、磨课研课培养工程以及各级比赛公开课等具体举措,建立起系统化的培养机制,实现“新任教师学规范、青年教师提品质、骨干教师淬特色”的目标。四是聚焦教师发展,围绕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管理规范等方面,探索设计“教学技能提升行动、交流培训进修行动、挂职锻炼实践行动、质量文化建设行动”,四项行动深度融入到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中,促进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五是考核评价,重制度引领。结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将师德表现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优先考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使他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机会。学校建立教师自我述评、同事互评、家长抽评、领导点评相结合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记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

二、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在智慧教育和“互联网 +”的背景下,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使教师们在共同体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教师们能够在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在线交流和协作学习,获取各类教学资源、参与在线讨论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等。例如,教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供其他教师下载和使用;在平台上参与各类在线研讨会和培训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教学小故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学校通过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和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例如,学校定期组织在线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讲解,并通过网络直播和在线讨论的形式,促进教师们的学习和交流。教师们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在线讨论和评课,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内,教师们通过互相学习和合作探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资源共享和协作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通过共同努力和团队合作,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智慧教育和“互联网 + ”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使教师们能够在共同体内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实现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三、开展多元丰富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有效的课堂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扎根于课堂。因此通过创造性、多样性的活动形式,能够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具备更强的活力。比如小组研讨与展示,通过课题汇报的方式,引领专业发展;或者开展校本课程研修,开展同课异构、校园公开课等形式提升能力。以《认识人民币》一课交流为例,李老师教学时巧妙地将哪吒发生的有趣故事融入课堂,以哪吒去商店购物的生动情景为引,瞬间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课堂上,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分一分”等多元互动环节,学生们不仅学会轻松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深入理解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她让学生尝试用 20 元进行购物实践,鼓励学生分小组探讨多种方式进行支付,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从知识的传授到模拟购物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货币量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王老师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她以学生到商店购物的场景引入课题,开启一场欢乐的购物体验。

为了突破重难点,王老师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的方式,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元、角、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整节课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从“是什么”、“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最后在热闹的“跳蚤市场”购物活动中,更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总之,党建引领教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治方向、师德师风、专业发展、组织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把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探索教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晨红,张春宏,王睿.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成长 [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21 :75.

[2] 林晓枫 . 打造教师党建工作坊焕发学校党建新活力 [J]. 福建教育,2022(9).

本文系2024 年甘肃省教育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课题“党建领航—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导向下校本实践与教师专业成长协同模式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24]SZJYJY07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