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作者

潘淑花

南宁市武鸣区特殊教育学校 530199

摘要:培智学校的学生在智力、认知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部分需求。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在培智学校的生活数学课堂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性。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分层教学在培智学校的生活数学课堂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为提升培智学校的生活数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保证智力障碍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分层教学

一、运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教学适配了学生的水平,就能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收获学习成果,继而产生成就感,激发对于学习的兴趣。在生活数学的课堂上,对于智力薄弱的学生,可以从基础的认识人民币面值、简单的物品计数开始,助力学生在知识累积中树立自信,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对于能力稍强的学生来讲,可以挑战物品的价值计算等更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发展

生活数学的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对未来生活场景的需求,定制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可以聚焦复杂场景下的教学运用,例如理财规划与费用计算等,助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而智力障碍较为严重的学生,可以主要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础的数学知识,例如认识时间,辨别方向等来提升生活的自理能力,使学生从容应对生活。

二、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分层教育运用的策略

(一)合理将学生分层

学期开始,全方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会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通过较为专业的智力测试掌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开展对学习能力的评估,去判断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持续的课堂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分析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针对于这些信息,按照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及智力障碍程度,可以把学生大致分为以下三层:

A层学生:这类学生智力障碍程度较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较强,对于许多新知识一学就会,且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可以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B层学生:这层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适中,学习能力中等,可能需要教师引导和辅助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可以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但是在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还有待提升。

C层学生:这层学生的智力障碍较为严重,学习能力弱,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比较依赖于直观教学,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在教师的直接帮助下才可以掌握对基础数学的知识技能。

(二)对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对于学生的分层情况,还可以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A层学生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除了确保他们可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可以注重对于知识延伸的扩展。重点去培养其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小数加减法为例,可以要求他们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复杂计算里,例如对于超市购物的价格计算、分析等。

对B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并可以运用知识来处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同时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过程时,可以要求学生准确计算,并在简单的购物场景中进行价格的计算与找零。

对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具备基础的生活数学的认知能力。

(三)对教学内容分层

为了契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与设计教学内容:

对A层学生的教学内容: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在基础的教材中进行扩展和延伸。以统计知识教学为例,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图表达与制作,还可以鼓励他们深入生活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例如:统计同班同学的身高体重,探究背后的规律,进而去提出合理的建议,来提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对B层学生的教学内容:他们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适当去融入生活来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统计知识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简单的图表制作,引导他们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出家庭每月水电费的支出情况,观察变化趋势。

对C层学生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需要更加直观、简单且实用的教学内容。以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和实际案例为依托,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符号。在统计知识教学中,对班级同学的性别统计、喜好等简单类型进行统计,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可以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数据,建立对数学的初步认知。

(四)教学评价的分层

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该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与方式:

对A层学生的评价:他们的学习能力突出,评价点在于对思维的聚焦、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除了考量成绩,还可以借助数学小论文、数学竞赛、项目学习成果展示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全面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估。评价时可以使用指导性语言,例如“你的解题思路很独特,要是能完善一下细节就会更出色,加油,你会收获更多。”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

对B层学生的评价:在评价时可以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以及单元测试纳入考量,及时反馈学习进展,评价时可以说“你这次作业的计算率提高了很多,但是在理解能力上还有提升的空间,继续加油。”既能肯定学生的进步,又能指出改进的方向。

对C层学生的评价:他们更需要鼓励,评价的重点在于重点关注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程度。一旦学生有了进步,例如正确认读数字、完成简单计算,就应立即给予表扬,如“你把这道题做对了,太了不起了!继续这样努力的学习一定会进步更大!”用充满关心关爱的语言去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结论:

在培智学校的生活数学课堂上,分层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科学分层,对于目标、内容及评价上也区别进行设定,就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今后也需要不断去探索,加强研究的实践,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给予学生更高的教育。期盼社会能给予培智教育更多的关注,共同去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欣悦.培智学校新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

[2]陈丽英.提高培智学校数学课堂“培智味”的方法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04):116-118.

[3]陈静.略论培智类特校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2020,(2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