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教育戏剧的实践探索

作者

李蓉

江苏省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将戏剧教育整合到小学英语教育中,能够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路径和空间,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其对于英语认知的多元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篇文章针对戏剧教育在日常英语教育中组织和实施的过程展开探讨,通过实践探索,为教师融合戏剧和英语教育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戏剧教学;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引言:在英语教育中,传统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受到批评,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当前许多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将戏剧的理念融入英语教育,取得了有效成果。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戏剧教学法的理念、教学实践、成果及反省,希望能给一线英语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一、英语戏剧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戏剧教学,是一种将戏剧运用到教育中,通过戏剧形式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在教育中融入话剧元素,以戏剧方式或剧场性质的活动进行的教育模式。英语戏剧教育是一种以戏剧的元素和形式帮助学生多方面认识和内在化了解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全体学生利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新课标指出:要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丰富课程资源,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教师可以利用戏剧拓展英语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英语戏剧的魅力和乐趣,许多英语教师自发将戏剧、戏剧教学融入日常英语教育中,将教室、操场、学校礼堂等校园空间改为学生展示的剧场,将戏剧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谋求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二、英语戏剧教育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的转变

依照最新的教育标准规定,教育的重点应由老师转向学员并辅助他们学习;同时,剧场艺术也同样重视他们的主控角色——鼓励孩子们自主创作、导演与演出。这种理念完全符合新时代的学习精神需求。所以在准备课程时,我们必须思考怎样才能使教室环境更加有利于孩子们的主动探索及积极投入剧情设计中去。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并且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操作,我们可以结合已学的知识点或情境来创设更具趣味性的英文微型舞台活动,从而拓展其思维空间并将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自我安排工作内容并在团队协作下共同呈现精彩表现。换句话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老师们付出额外的努力于教堂授课方案策划之上,这对许多人而言确实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二)师生关系的融洽

在教育剧场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能够友好共处、互相支持并共同进步。然而,实际上,老师的职责已经由管理者转变成指导员、协助人员及调解人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者了。因此,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毫无拘束地展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不必再受到来自老师的压力影响,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在剧场教育里,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彼此学习的关系。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导方式通常只是单向地要求学员朗读教材、尽可能复制发音和节奏,并记忆内容。这样的模式下,每个课程都是同样的操作,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无趣且无聊的学习环境很难激发学员们的主动学习热情。然而,通过使用英语戏剧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展示欲望。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戏剧元素,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策划与演出当中去。在此过程里,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他们喜欢的角色来演绎。除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活跃度外,也满足了他们对自我表达的渴望,所以,鼓励所有学生积极投入其中,这是戏剧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戏剧教学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为了解决戏剧教育的时间问题,教师可以整合学期英语课程,并在每天课程的前5分钟里同时促进学生对剧本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这样做是为了达到学生反复接触戏剧内容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以下以戏剧教育融入外研版五年级日常英语教育为例,具体说明组织和实施的流程。

(一)学生分组与剧本选择

暑假开始前一周,教师向学生们传达了新学期将举办英语话剧展示会的消息,建议学生们按照9人分组,在小组内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剧本。因为九人组在话剧的展示中需要团队合作。制作团队成员除了自己的角色表演外,还要共同进行音乐播放、背景转换、道具制作等背后工作,要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组合活动和分工。开学初的英语课上,学生需要报告自己所在的小组和小组成员。有些学生因为人数的关系不能加入自己想要的组合或者出现落单的情况,需要和老师沟通和协调。每个小组都负责推荐或选拔一名组长,组织日常彩排等工作。

组员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共享假期选定的故事剧本。对于选定剧本内容,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古典的童话剧本,英语连环画故事,电影作品短篇都可以进行摘录。如果两个剧本出现了不能取舍的局面,教师可以提议投票,暂时放弃一个剧本,留作以后再使用。另一方面,各组需要将剧本内容的来源(如作者、出版社或网站)记在剧本目录后面。开学两周内,要求戏剧参演成员的名单和剧本内容都确定。

(二)整理剧本

在日常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课前10分钟的时间,要求各组讨论和分享剧本内容后,将剧本的电子版简要地分享给老师。教师帮助学生将剧本以第一幕、第二幕等多种场景的形式更加规范化,让学生根据情况理解和记住台词。教师把规范性的剧本打印出来,分到各戏剧组,允许他们在课堂上彩排,在课堂上展示。

梳理文字的过程是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脑海中创建情景,并初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过程。教师利用每节课前5分钟的读者剧场帮助学生理解剧本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用夸张的声音、动作或表情分角色朗读剧本,让其他学生理解本组剧情。该表演过程可以使学生从情感上更容易接纳英语戏剧,加速语言学习的进程。在学习者与环境之间有一个受情感因素制约的非智力屏障,即"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它控制着学习者接触与吸收的输入量。很多剧本中都与教材相联系,与学生正在学习的江苏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的单元内容"The king's new clothes",这一单元通过让学生参演故事剧本,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教材中的语言知识提供了机会。

(三)校内外的日常排练

在专业话剧表演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语言和身体动作的表现更加自信了。每天英语课的前五分钟,教师给各戏剧组排列话剧表演的演练顺序,各组展示了本组选择的剧本中的一个场景,其他组的学生提出了改善建议。除了日常英语课的练习外,学生们还自主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彩排。家长们也对话剧演出所使用的道具、服装、音乐背景很感兴趣。

(四)正式展演

从团队人员的磨合,剧本选定到剧本整理,学校内外训练,服装道具,海报制作,学生们逐渐从在第一个教室小剧场到自信地站在学校礼堂的大舞台上。老师带领学生提前一周到大礼堂熟悉环境,用红纸贴在舞台中心,指示观众演出当天入席。为了保证演出效果,要在两天前测试PPT背景和播放的音乐,演出当天进行录制,记录学生们演出时的精彩瞬间。引导学生学习的体验方法和战略,将评价反馈给各个小组,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并督促学生学习。

总结:把过程性的戏剧融合到英文教育中去的研究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亲身经历并感受到戏剧魅力的大好时机,而且也有效地利用戏剧这一教导工具来提高各种语言技巧的能力,从而助力于老师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老师们能够充当命令发布人及教室的主导人物,有意识地对戏剧活动转化为单词练习,借助戏剧的力量引领学生进入充满戏剧色彩的语言环境,让他们以角色的身份去尝试用词,转变成学习的主动方,进行实际操作与互动,使得"表演"成为增强语言能力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冯冬燕,冯生尧.小学英语戏剧教学:剧本创作与方法步骤[J].课程教学研究,2022,02:78-84.

[2]王丽颖.戏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外语教育,2022,2005:35-41+104.

[3]张磊.论戏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2,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