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保障方法

作者

夏鹏

362322198606152434

引言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电气安装施工是核心环节之一,其质量不仅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更关系到后续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大型化方向发展,电气安装施工的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一、影响电力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材料与设备因素

材料和设备是电气安装施工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施工质量。若采购的电缆、母线、开关设备等材料不符合标准,存在绝缘性能差、导电能力不足等问题,会导致安装后出现短路、漏电等故障。设备型号与设计要求不匹配、性能参数不达标,或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也会影响安装效果和后续运行稳定性。

1.2 人员技术因素

电气安装施工对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要求较高。施工人员若对设计图纸理解不透彻、不熟悉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易出现接线错误、安装位置偏差等问题。技术人员对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能力不足,或缺乏质量意识,操作过程中敷衍了事,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埋下安全隐患。

1.3 施工工艺因素

施工工艺是保障安装质量的关键。不同电气设备的安装有其特定的工艺标准,如变压器的就位找平、电缆头的制作密封、母线的连接紧固等环节,若工艺不规范,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发挥。例如,电缆头制作时绝缘处理不当会导致受潮击穿,母线连接时力矩不足会造成接触电阻过大,引发过热现象。

1.4 环境与管理因素

施工环境对安装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在高温、高湿、多尘等恶劣环境下施工,会加速材料老化,影响设备绝缘性能和安装精度。此外,施工管理不到位,如缺乏完善的质量管控流程、各工序衔接不畅、安全措施落实不力等,也会导致施工质量失控,出现返工、延误等问题。

二、电力工程电气安装施工各阶段的质量保障措施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保障

对于施工图,施工前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的会审工作,明确图纸是否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现象,是否存在与现实的不符之处,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找出和解决图纸中存在的矛盾和遗漏。对于具体的施工活动,技术交底要做到内容完善、手续齐全,使相关人员清楚自己在施工过程中应如何操作,以及在完成某个步骤时应注意什么,避免由于大家对部分内容理解上的不一致而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发生。严格执行工程材料和设备采购、验收制度。采购前要有可靠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坚持提供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的检查。采购后按照数量要求进行产品抽查,查看外观质量、尺寸、型号和性能等是否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严禁使用。根据工程性质、施工技术等编制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编写清楚施工方法、工艺、工序流程、质量监控重点部位、资源配置等信息。

2.2 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保障

落实“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对各道工序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完成本道工序后再进行自检,合格后再由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互检,再由专职的质检人员进行专检,合格后再进入到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控制,比如变压器附件安装,电缆敷设、连接以及接地系统施工等,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点,并进行实时监控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做到各施工环节有效。比如对于高压开关柜安装应做好柜体的垂直度、水平度的调整,母线接线应采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且紧固力度标准统一,电缆头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工艺流程进行,即剥切、清洗、密封等工序,确保可靠地绝缘。制定一定的措施针对施工环境进行改善。对在潮湿地施工应加强通风,加快去湿,并做好电气设备防潮措施。在多粉尘环境进行施工应该做好防尘措施,防止大量灰尘进入到电气设备内部。有针对性地安排好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极端天气影响,如在炎热的天气里施工时要对于电气设备和工作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以确保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

2.3 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保障

各分项工程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组织对其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检查施工内容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的各个分项工程,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安装位置、接线准确性、接地可靠性、绝缘性能等,对于验收存在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验收合格。电气安装完成后进行整体调试试验,检测电气设备和系统运行电气性能和运行稳定性。通过设备和系统的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继电保护整定等测试检查设备和系统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模拟正常和故障工况下的运行,试验检查各设备的协调配合,对系统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在验收过程中同步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图纸、材料合格证明、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资料应保证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

三、电力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

明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形成 “全员参与、各负其责” 的质量管理格局。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整体施工质量负责;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技术指导;施工班组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工序质量;监理单位负责全过程质量监督。通过签订质量责任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 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内容包括施工规范、工艺标准、新材料新设备应用等。开展技能竞赛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对特殊工种人员如电工、焊工等,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3.3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质量管理平台,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通过安装监控设备、传感器等,实时采集施工进度、质量检测数据等信息,及时发现质量异常并预警。利用 BIM 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冲突,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

3.4 完善质量追溯与改进机制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工序检验、问题处理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追溯到具体环节和责任人。定期开展质量分析会,总结施工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常见质量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落实,不断改进施工质量。

结论

电力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材料管控、人员管理、工艺规范、环境控制等多方面入手,贯穿施工全过程。通过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图纸会审、材料验收和方案编制,施工实施阶段加强工序控制、工艺执行和环境管理,施工验收阶段严格分项验收、整体调试和资料归档,同时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电气安装施工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工程特点不断优化质量保障方法,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培超 . 电力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保障方法 [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5,(08):208-209.

[2] 党显军 , 何小龙 . 电力工程变电站一次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技术分析 [J].电力设备管理 ,2025,(07):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