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作者

徐丽琴

滨州市沾化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8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了其施工特点、关键技术环节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旨在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推动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层建筑需求的增长,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优越的抗震性、经济性和灵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该结构体系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具有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又具备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大、抗侧力性能好的优势。因此,深入探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特点

1.1刚度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是施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施工中,需要合理设计抗震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框架剪力墙的刚度,以确保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时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

1.2受力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受力时,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而竖向荷载则由框架承担。这种受力特点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框架剪力墙分配的剪力,并协调好变形问题,以保护好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体系,解决不同方向荷载的干扰,杜绝形变与位移。

1.3抗震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承载较强的震动。在施工中,需要结合建筑抗震等级规划框架剪力墙结构,合理设计结构体系,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2.1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环节不仅关乎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在钢筋正式加工之前,预处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人员需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一根钢筋,通过机械或手工方式彻底清除其表面的铁锈、油渍、泥土及其他附着物,以保证钢筋的纯净度和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随后,依据精确无误的料表,对钢筋进行精确的切割、弯曲等加工操作。在此过程中,严格遵循设计规格,对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以及预定使用部位和数量进行复核,确保每一根钢筋都能精准匹配其设计要求,从而保障加工质量的高标准。钢筋绑扎环节同样不容忽视,它是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精确组装成预定结构的关键步骤。施工人员需深入理解设计图纸,明确各部位钢筋的排列顺序、交叉节点及绑扎方式。特别是在梁柱节点等结构受力复杂、重要性极高的部位,必须采用更加严密的绑扎技术和加固措施,确保钢筋骨架的整体稳固性和抗震性能。此外,还需定期检查绑扎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松动、错位等问题,确保钢筋工程的安全可靠。

2.2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则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另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浇筑后的成型质量和施工安全。模板的制作与安装需综合考虑结构尺寸、形状以及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以及轴线位置准确无误。为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测量放线工作,利用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技术,确保模板定位的精确性。同时,模板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需具备良好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以抵抗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而不发生变形。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加固措施是保障模板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根据模板受力特点,合理布置支撑、拉杆等加固件,确保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保持设计要求的形状和位置,避免因变形或位移而导致的质量缺陷。此外,还应加强对模板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或施工高峰期,更应增加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模板工程在整个施工周期内的安全稳定,为高质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2.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从配合比设计到最终的养护,每一步都需严格把控。

在配合比设计阶段,需根据工程要求、材料性能及环境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水泥、水、砂、石等原材料的用量比例,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同时,考虑到不同季节和天气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配合比还需进行适时调整。

搅拌过程中,应确保搅拌设备运转正常,原材料投放顺序合理,搅拌时间充足,以使得混凝土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此外,搅拌站的管理也至关重要,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搅拌车或泵车,并根据施工现场的距离、路况和天气情况,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时间,以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避免因长时间运输或等待而导致的混凝土性能下降。

浇筑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等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定的浇筑顺序进行,避免出现冷缝;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设备的性能及浇筑部位的特点,合理控制振捣力度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对于复杂结构或关键部位,还需采用特殊的浇筑方法和振捣技术,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浇筑完成后,养护工作同样重要。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环境条件及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温度应力;同时,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裂缝、剥落等问题,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工程质量的长期稳定。

2.4 其他关键技术

除了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外,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还涉及诸多关键技术环节,其中连梁刚度控制和内隔墙施工尤为关键。

连梁作为连接剪力墙的重要构件,其刚度控制对于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连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方式及连接方式,以确保连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延性。同时,还需对连梁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施工误差或质量缺陷,影响连梁的性能和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内隔墙施工则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的另一重要环节。内隔墙不仅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还承担着传递荷载、提高结构整体刚度等重任。因此,在内隔墙施工过程中,需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施工方法及连接方式,确保内隔墙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还需对内隔墙的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墙体的平整度、垂直度及连接质量,以避免出现墙体开裂、渗漏等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

3结论

综上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优越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深入探讨其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本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以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庞明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5):109-111.

[2]方文泉.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9):140-142.

[3]孙亚男.建筑房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机械,2025,(03):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