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5G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作者

俞琳达 宋迪颖 龚蔚文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5G 技术凭借高速度、低延迟、广连接等特性,为智能交通系统带来变革。在车联网中,实现车、基础设施与行人的高效互联,助力自动驾驶。其低延迟特性满足无人驾驶对数据传输和控制的严格要求。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可收集分析海量数据,优化交通流。基于电信网络的 5G 技术,能实时监控调度公共交通,实现车路协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还可通过智能路灯、停车场等实现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同时,5G 的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优化了资源与性能,但也面临技术、政策等挑战,不过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5G 技术、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交通管理、应用前景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交通系统面临着交通拥堵、事故频发、资源利用效率低等诸多严峻挑战,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成为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出行品质的关键所在。而 5G 技术的出现,以其独特的高速度、低延迟、广连接特性,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其不仅有望优化交通管理模式、提升运输效率,还能助力自动驾驶等前沿交通应用的落地,对推动交通领域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有着重要意义,是实现交通强国目标、打造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 5G 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场景,通过文献综述梳理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案例分析展现实际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推动两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二、5G 技术概述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特性优势

2.1 5G 技术基本特性介绍

5G 技术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具备显著的特性优势。其高速度特性意味着能够实现高达 10Gbps 甚至更高的传输速率,远超 4G 网络,可让海量交通数据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传输。低延迟方面,5G 网络能将端到端的时延控制在 1 毫秒以内,这对于需要实时响应的交通应用,比如无人驾驶车辆的紧急制动指令传输等,极为关键。广连接特性则可支持每平方公里百万级的连接数,足以满足智能交通系统中数量庞大的车辆、基础设施、行人终端等设备同时接入。

2.2 5G 技术特性契合智能交通系统的表现

在智能交通系统里,高速度特性保障了高清地图、路况视频等大数据的快速传递,让交通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全局。低延迟满足了自动驾驶车辆快速决策、精准操作的要求,确保行车安全。广连接可使交通各元素无缝互联,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交通网络,助力打造高效、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三、5G 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场景

3.1 车联网场景:5G 技术助力车联网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实时通信。车与车共享信息可预警碰撞,车与基础设施互联助规划路线,车与行人通信保障避让行人,提升出行安全并完善自动驾驶功能。

3.2 无人驾驶场景:5G 低延迟特性对无人驾驶至关重要,车辆行驶中靠处理传感器数据决策,如避让障碍物,5G 保障数据及时传输与指令瞬间下达,确保车辆稳定安全运行,增强其可靠性与可行性。

3.3 智能交通管理:5G 帮助收集交通监测点海量数据,像路况、车流量信息等,交通管理部门借此精准掌握交通流动态,科学调整信号灯时长、优化道路资源分配,有效缓解拥堵,提升交通运行效率。

3.4 公共交通领域:依靠 5G 能实时监控调度公交、地铁,掌握位置、载客量等情况,调整发车间隔与线路。高速公路上实现车路协同,车辆与路边设备交互调整车速、车距,增强通行能力,减少事故。

3.5 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5G 推动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智能路灯依车辆、行人自动调光节能,停车场智能化管理实时显示空位引导停车,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让城市交通更有序、高效。

四、5G 技术助力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技术支撑

4.1网络切片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作用

网络切片技术是 5G 赋能智能交通的重要支撑手段之一。它能够依据智能交通系统中不同场景、不同业务的需求,将物理网络切分成多个逻辑独立的网络切片。例如,对于自动驾驶这一高可靠、低延迟需求的业务,可以划分出专门的切片,保障其数据传输的优先级和稳定性,避免受到其他一般性业务流量的干扰。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可通过切片为交通数据收集、分析等应用分配适配的网络资源,确保数据能高效准确地流转,实现对交通流的精准优化。同时,网络切片还能灵活调配带宽、时延等网络参数,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分配,满足多样化的交通应用场景,提升整个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效能。

4.2边缘计算技术对智能交通的意义

边缘计算技术在 5G 与智能交通的融合中也有着关键价值。在智能交通场景中,大量的交通数据如果都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会面临延迟过高以及网络带宽压力大等问题。而边缘计算可将数据处理能力下沉到靠近数据源的网络边缘,比如在路边的基站或者智能交通设备端。像车辆的传感器数据在边缘节点就能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后再上传,这样既能减少数据传输量,又能大幅缩短处理时间,让无人驾驶车辆等能更快地获取反馈并做出响应,切实提升智能交通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保障各类交通应用的流畅运行。

五、5G 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5.1技术层面挑战

在技术方面,首当其冲的是 5G 网络覆盖问题。尽管 5G 在不断建设拓展,但要实现交通全场景尤其是偏远地区道路、地下停车场等的无缝覆盖仍有难度,这会影响交通数据的连续传输和相关应用的稳定开展。再者,不同设备、系统间的兼容性也是一大困扰,例如部分老旧交通基础设施难以与 5G 技术快速适配,车辆上不同品牌的智能终端在接入 5G 网络并协同工作时也可能出现兼容性故障,影响整体功能发挥。另外,5G 网络的高能耗特性,也给其大规模长期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带来了成本与能源供应方面的挑战,如何优化能耗是亟待解决的技术要点。

5.2政策层面挑战

从政策角度来看,目前相关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对于 5G 在智能交通各场景应用中的技术标准、数据安全要求、通信协议等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容易导致行业发展的无序。而且,数据隐私保护政策也需进一步细化,智能交通涉及海量的出行、车辆等隐私数据,在 5G 网络环境下如何保障数据不被泄露、合理使用,是政策制定者需要着重考量的内容。此外,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管理政策不足,5G 技术应用涉及电信、交通等多个部门和行业,协同合作机制不健全会阻碍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更好地落地推广。

六、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 5G 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场景的深入分析可知,其凭借独特优势在多方面展现出巨大价值,从车联网到无人驾驶,从交通管理到公共交通优化等,都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进一步强化了其助力效果。然而,当前也面临着技术和政策层面的诸多挑战。

展望未来,随着 5G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持续革新,其将与更多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有望拓展出更丰富的智能交通应用场景,如构建超智能交通管控平台等。并且,相信在政策不断优化、跨行业协同不断加强的背景下,5G 技术能更好地克服挑战,助力智能交通系统迈向更高水平,为人们创造更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晓南. 5G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 大众标准化,2024(7):149-151.

[2]张 文,李 璐. 5G无线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探讨[J]. 电子通信与计算机科学,2022,4(2).

[3]乔钲博,赵超. 5G网络切片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2024,41(21):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