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桥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李振华

山东兴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 251500

摘要:在道桥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详细分析了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包括抛丸处理、卷材铺设、铣刨施工、打磨处理、松铺厚度控制、碾压速度控制、防水粘结层施工以及路基层面的养护等关键步骤。同时,还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应用中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为道桥工程防水路基面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道桥工程;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引言

在道桥工程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防水路基面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1道桥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1.1抛丸处理

抛丸处理是防水路基面施工前的关键步骤,主要用于清除基面上的浮尘、油污等杂质,提高基面的粗糙度,增强粘结力。具体操作时,需选用合适的抛丸机和磨料,根据基面的实际情况调整抛丸机的参数,如转速、工作距离等。通过抛丸处理,基面的粗糙度可提升至6-10Ra,满足防水层施工的要求。同时,处理后的基面应尽快进行下一步施工,避免长时间暴露造成二次污染。据统计,经过抛丸处理的基面,其粘结强度可提高30%以上。

1.2卷材铺设

卷材铺设是防水路基面施工的核心环节。在铺设前,需对基面进行仔细检查和清理,确保基面干燥、无杂物。卷材铺设时,应严格控制卷材的规格和质量,选用与基面粘结性能良好的卷材。铺设过程中,要控制好卷材的搭接宽度和接缝质量,确保无空鼓、滑移等现象。根据工程实践,卷材铺设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1.3铣刨施工

铣刨施工主要用于处理基面局部缺陷和不平整问题。在铣刨前,需对基面进行细致检查,确定铣刨范围和深度。铣刨过程中,应控制好铣刨机的参数和行进速度,确保铣刨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满足设计要求。铣刨后,需对铣刨面进行清理和修整,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据统计,通过铣刨施工处理的基面,其平整度可提高20%以上。

1.4打磨处理

打磨处理是防水路基面施工前的重要步骤之一。它主要用于进一步提高基面的粗糙度,增强粘结层的附着力。在打磨前,需对基面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无杂质和油污。打磨时,应选用合适的打磨机和磨片,根据基面的实际情况调整打磨参数和行进速度。通过打磨处理,基面的粗糙度可提升至8-10Ra以上,满足粘结层施工的要求。同时,打磨后的基面应及时进行下一步施工或进行临时保护。

1.5松铺厚度控制

松铺厚度控制是防水路基面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防水层的厚度和均匀性。在松铺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和松铺速度,确保松铺层均匀、无空洞和裂缝。根据工程实践和经验数据表明:松铺厚度控制在设计厚度的±5%范围内时其质量最为稳定可靠;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可能会导致防水层开裂、脱落等问题出现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在合理范围内并加强监测和检查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1.6碾压速度控制

碾压速度控制是防水路基面施工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防水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在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碾压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问题如:碾压过快可能导致压实度不足;过慢则可能导致防层推移、隆起等问题出现因此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碾压速度并加强监测和检查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根据工程实践和经验数据表明:碾压速度控制在2-3km/h范围内时其质量最为稳定可靠;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出现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在合理范围内并加强监测和检查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同时还需要注意在碾压过程中要随时检查防层表面情况及时调整碾压参数以确保最终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1.7防水粘结层施工

防水粘结层作为防水层与路基层之间至关重要的连接桥梁,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道路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精心选择粘结材料,通常采用的是高性能沥青或特制防水材料,这些材料需具备良好的粘结性、防水性以及耐候性,以确保长期有效地粘合两层结构并阻隔水分渗透。施工前,路基层表面应彻底清洁,去除所有尘埃、油污及松散颗粒,以保证粘结剂能够牢固附着。施工方法上,根据具体工况和材料特性,可选择涂刷或喷涂方式进行。涂刷时,需使用专业工具均匀涂抹,确保每一处都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避免漏涂或涂刷不均导致的粘结力下降。喷涂则要求设备调试准确,喷雾均匀细腻,既能保证粘结层的连续性,又能有效控制材料用量,节约成本。

2道桥工程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应用要求

2.1科学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科学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是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基础。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地质条件、设计要求以及工期安排等多方面因素。首先,要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施工强度和技术精度的要求,比如对于大面积的路基面施工,应选择效率高、作业范围广的机械设备;对于地形复杂或需精细作业的区域,则需配备灵活性好、操作精度高的设备。其次,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优先选择知名品牌、维护保养方便且故障率低的机型,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停机时间,保障施工连续性和效率。此外,还应考虑设备的经济性,包括购置成本、运行费用及维修成本等,通过综合比较,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施工质量的双赢。

2.2合理控制松铺厚度

合理控制松铺厚度是保证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松铺厚度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压实效果和最终的承载能力。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通过试验段施工来确定最佳的松铺厚度范围。这一过程中,需考虑材料类型(如土石混填、砂砾料等)、含水量、压实设备的类型及能力等因素。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层填筑材料的松铺厚度,避免过厚导致压实不足,或过薄增加施工层数从而加大成本。同时,应定期检查松铺厚度的均匀性,确保整个路基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为后续防水层的铺设奠定良好基础。

2.3高度重视碾压速度

碾压速度是影响路基压实质量和防水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过快的碾压速度可能导致路基材料未被充分压实,形成空隙,影响路基的密实度和防水效果;而过慢的碾压速度虽然能提高压实度,但会降低施工效率,增加成本。因此,施工前应根据材料特性、压实设备类型及施工环境,通过试验确定最适宜的碾压速度范围。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需保持稳定的碾压速度,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确保每一区域都能得到均匀且充分的压实。同时,应密切关注碾压后的路基表面情况,及时调整碾压策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和防水性能。

3结语

综上所述,道桥工程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涉及多个环节和细节处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确保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从而保障道桥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提高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水平并推动道桥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子涵.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汽车周刊,2024,(11):105-107.

[2]杜献红.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4,(05):178-180.

[3]张莉.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J].散装水泥,2024,(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