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站在生猪养殖场防疫工作中的作用
孙静
利辛县程家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安徽亳州 236700
引言:
我国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但疫病频发、防控难度大等问题依然突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暴发,不仅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基层畜牧站作为防疫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疫苗发放、疫情监测、技术培训等重要职责,是落实国家动物防疫政策的关键环节。受限于人员素质、经费投入和设施条件,部分基层畜牧站的防疫效能尚未充分发挥,研究基层畜牧站在生猪养殖场防疫中的作用,对于优化防疫体系、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开展生猪疫病监测采样,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基层畜牧站在生猪养殖场防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疫病监测作用,通过定期开展采样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隐患,为防控工作争取宝贵时间,畜牧站技术人员会按照科学的采样规范,对养殖场的生猪进行血清学、病原学等检测,重点关注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 [1]。采样工作不仅覆盖规模化养殖场,也包括散养户,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畜牧站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指导养殖场采取隔离、消毒等初步防控措施。基层畜牧站还承担着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分析的任务,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技术人员在采样过程中会记录养殖场的环境条件、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等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疫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因素。例如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畜牧站会重点监测生猪调运、饲料来源、人员流动等关键环节,排查可能的传播途径。
2. 组织养殖场免疫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基层畜牧站在组织生猪养殖场免疫接种工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通过科学规划疫苗分配、规范接种流程和跟踪免疫效果,帮助养殖场建立有效的疫病免疫屏障。畜牧站技术人员会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点疫病的疫苗覆盖到位。畜牧站不仅负责疫苗的冷链运输和储存管理,保障疫苗质量,还会对养殖场防疫员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剂量标准和免疫时机,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免疫效果。
基层畜牧站还注重免疫效果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免疫屏障的长期有效性,技术人员会定期采集生猪血清样本,通过实验室检测评估抗体合格率,及时发现免疫失败或抗体水平不足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例如若检测发现某养殖场的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偏低,畜牧站会排查是否存在疫苗保存不当、接种程序不合理或生猪群体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并针对性调整免疫方案。畜牧站还会根据疫病流行趋势和疫苗研发进展,动态更新免疫策略,例如在非洲猪瘟防控中推广生物安全综合措施,配合免疫管理进一步降低风险。
3. 指导养殖场规范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畜牧站技术人员会根据不同养殖场的规模、布局和疫病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消毒方案,重点针对养殖场出入口、圈舍、运输车辆、器械设备等关键环节,推荐合适的消毒剂种类、浓度和使用频率。畜牧站会组织现场培训,指导养殖人员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法、喷洒技术以及不同场景下的消毒要点,例如针对非洲猪瘟等烈性传染病,需要特别加强人员和物品进出管控区域的消毒强度。畜牧站还会定期检查养殖场的消毒记录,评估消毒效果,对存在的漏洞如消毒死角、药剂失效等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随着养殖业防疫要求的不断提高,基层畜牧站的消毒指导工作也在向精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技术人员会结合新型消毒技术和设备,如雾化消毒、臭氧消毒等现代化手段,帮助养殖场提升消毒效率和覆盖面。针对不同季节的疫病流行特点,畜牧站会动态调整消毒重点,例如在高温高湿季节加强环境消毒以控制细菌性疫病,在冬季则侧重呼吸道疫病的预防性消毒,畜牧站还注重消毒与其它防疫措施的协同配合,指导养殖场将消毒工作与免疫接种、虫媒控制等措施有机结
合,形成立体化防控网络。
4. 监督养殖场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源扩散传播
基层畜牧站在生猪养殖场防疫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在无害化处理环节的监管上,是阻断疫源扩散传播的关键防线,无害化处理是指对病死猪、流产胎儿、排泄物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避免其污染环境或流入非法渠道。畜牧站通过定期巡查和突击检查,监督养殖场严格落实高温焚烧、深埋发酵或化制处理等技术规范,确保处理过程符合《动物防疫法》和《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畜牧站还通过技术指导与执法联动提升无害化处理的综合防控效能,技术人员会指导养殖场合理配置无害化处理设施,如小型焚烧炉、化尸窖等,并培训从业人员掌握防护装备使用和消毒剂配比等实操技能,降低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风险[2]。畜牧站联合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打击随意抛弃、非法贩卖病死猪等违法行为,这种 " 监督 + 服务 + 执法 " 的三维管理模式,既保障了无害化处理的及时性和规范性,又从源头上消除了疫病跨场传播的隐患,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防疫支撑。
5. 协助疫情应急处置,控制疫病蔓延范围
基层畜牧站是控制疫病蔓延范围的第一道防线,当养殖场出现疑似或确诊疫情时,畜牧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初步判定疫病类型和传播风险。畜牧站会指导养殖场立即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限制人员、车辆和动物流动,防止疫情扩散。例如在非洲猪瘟疫情处置中,畜牧站会监督养殖场对发病猪群进行精准扑杀,对污染场地、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杀,并设立临时消毒站点,阻断病毒传播链,畜牧站会协调当地政府、农业农村部门及周边养殖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通过疫情通报和风险预警,提高区域防控协同性,避免疫情跨区域传播。畜牧站还承担着疫源追踪、净化监测和恢复生产指导等职责,确保疫情得到彻底控制,畜牧站会对疫点周边 3 公里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排查监测,采集环境样本和生猪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评估疫情扩散风险。畜牧站会制定差异化的防控方案,如对高风险区域实施强化免疫或生物安全改造,在疫点养殖场解除封锁前,畜牧站会监督其完成全面清洗消毒、空栏监测和哨兵猪试验,确保环境病原学检测阴性后方可恢复生产。
结语:
基层畜牧站是生猪养殖场防疫工作的重要支撑,其职能的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疫病防控的成效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动物疫病的复杂形势,应进一步强化基层畜牧站的建设,提升其技术服务水平,完善疫病监测和应急机制,为养殖场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防疫支持,还需结合畜牧业发展趋势,探索基层防疫工作的创新模式,推动生猪养殖业向安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武 , 郑艺 , 黄理钗 . 基层畜牧站开展生猪养殖场防疫管理的措施 [J]. 畜牧业环境 , 2023, (16): 83-84.
[2] 朱希锋 . 基层畜牧兽医站对生猪养殖场的防疫管理探讨 [J].中兽医学杂志 , 2022, (03):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