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探析
刘雪峰
洮南市文化馆 吉林省洮南市 137100
引言
一般认为,群众文化是指广大群众在职业之外开展的,以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为特征的社会性文化形态。群众文化主要通过各类活动形式呈现,由群众自主组织参与,以传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为核心,旨在满足参与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从实践层面分析,群众作为活动主体,围绕丰富多元的内容形式(即活动客体)展开文化实践,其范畴涵盖广泛,尤以文化娱乐功能最为显著。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以文化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发挥着核心组织作用,这类机构依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并通过提供场地、技术指导、资源供给等支持,切实保障群众在文化参与中实现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一、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
为深入探析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文化馆需首先复盘其核心公共文化服务职责,主要包括:提供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深化社区文化生态建设。明晰这些职责定位,能够为后续策略研究锚定方向。
(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馆在新时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应继续履行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责 [1]。在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中,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属于首要的职责,文化馆需要面向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分析其接受兴趣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多种形式提供服务,在丰富日常生活和促进文化素养提升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如文化展览可以容纳绘画、摄影、雕塑、手工艺等多种形式,再如文化演出活动可以通过音乐、舞蹈以及话剧等形式实现。文化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既可以为本地文艺家和文化爱好者提供展演机会,也可以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娱体验。
(二)传承发展非遗文化
在保护传承地方非遗的实践中,文化馆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可以围绕本地特色非遗完成文化档案建设,收集口头传统,保存展示传统的非遗技艺和非遗文化,同时几轮并留存非遗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在确保非遗保护传承本身的成效之余,文化馆还可以全面实现非遗文化档案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由此可知,传承发展非遗文化也是文化馆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之一。通过履行这一职责,文化馆可以为本地的青年群众提供熟悉和认知地方特色文化的机会,推动地方特色非遗深入社会青年群体,培养潜在的非遗传承人,助力地方文化发展。
(三)促进文化交流互动
为发挥文化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作用,文化馆还应重视自身在促进文化交流互动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并积极履行 [2]。文化馆是群众和文化团体开展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同时文化馆可以深度参与地方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庆等,同时还可以直接策划并开展讲座或研讨会等活动,为群众就多元文化表达自身认知提供基础支撑,提升基层社会的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为地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营造多元共融的的文化生态。与此同时,在履行促进文化交流互动职责的过程中,文化馆还可以帮助参与的群众培养文化素养,进一步实现文化交流互动的现实价值。
(四)增强社区文化建设
在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馆同样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基层群众增强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引导群众融入社区增强凝聚力,在社区内营造有益的文化环境。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增强方面,文化馆同样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借此,文化馆可以切实地打造有利于社区群众参与的文化平台,如依托于指定社区举办艺术节和社区文化展示活动,通过调研社区居民的兴趣和需求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打造和谐的社区邻里文化环境。此外,文化馆还可以组织社区居民组建兴趣小组、读书俱乐部,或是开展艺术培训活动,进一步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增强。
二、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情况分析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馆历来是策划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因而文化馆还应分析自身的群文活动开展情况。期间,主要应更加切实地分析国内文化馆建设现状,把握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与挑战,梳理有效的群文活动创新开展方向。
(一)国内文化馆的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均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机遇也变得越来越多 [3]。国内的文化行业也是如此,国家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文化馆与传统节日的有序结合,借此汇集地方特色文化,经由数字化的云平台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赋能全民文艺资源总库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调研结论可知,国内文化馆数量一度达到高峰,随后开始出现下滑,原因在于国内文化馆建设数量已趋于饱和,文化馆高质量建设开始成为共识。就文化馆的运营发展现状而言,创新不足属于常态,文化馆应对此引起重视并积极创新,提升文化馆建设质量。
(二)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1. 显著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发挥着可观的积极作用,可以显著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可以促进群众文化消费的多元化,还可以助力国民综合素养稳步提升。在不可抗力因素的作用下,很多地区的文化馆均在线上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开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使得国家公共文化云的重要性越显突出,文化馆直播在各地媒体矩阵的加持下广泛传播,相较于传统线下群文活动更具影响力。由此,文化馆开展的群文活动可以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面向全平台实现基于云端的智能连接。由此可知,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馆可以显著增强自身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2. 促进群众文化消费的多元化
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助其提高文化和科技素养,还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消费多元化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帮助群众提升文化素养、艺术水平和科技素养是文化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还可以在地方特色文化的支持下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通过开展群文活动,文化馆可以面向不同群众需求打造公共文艺服务品牌,利用数字化的云平台促进群众文艺创作成果的传播,更好地帮助群众在自我娱乐的过程中产出优质成果,确保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与体验感。在多元化群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群众文化消费场景随之增多,推动当代群众文化消费同样实现多元化转型,赋能整体的文化建设事业发展。
3. 助力国民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在党和国家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当下,可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关注焦点之一。受到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的影响,国民文化自信培养已刻不容缓,推动文化自信相关能力素养成为新质人才的必备能力素养。文化馆往往坐拥优质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符合当代群众喜好和需求的形式策划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依托于馆藏先进文化资源增强宣传教育,从文化素养、艺术审美和科技知识等多重维度出发,帮助当代群众在文化自信培养中取得发展,赋能国民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
(三)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挑战
文化馆如何与时俱进,应对新形势下开展群文活动时的挑战,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在新形势下,文化馆开展群文活动时主要有可能在下述三方面遭遇崭新挑战。一是资金和场地受限。在实际地策划开展群文活动时,文化馆需要相应的资金和场地支持。尤其是在文化馆着力提升活动开展质量的情况下,更需要进一步得到资金场地支持,难免带来挑战。二是人才素养待提升。群文工作者是支撑文化馆群文活动开展的重要主体,而策划开展创新对群文工作者综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至于出现人才素养有待提升的挑战。三是群众习惯信息化。在当代群众更加习惯信息化接受方式的当下,文化馆在开展群文活动时也应更多地采用信息技术,有可能对活动策划开展带来挑战。
三、文化馆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
文化馆在实际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优先积极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有序增强群文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探索如何基于群众需求与反馈调整活动策划,在稳步健全文化馆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重视并吸引青少年群众主动地参与,同时尝试以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群文活动体验,更加科学地采取策略促成有效创新,实现群文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价值。
(一)积极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
在新形势下,当代群众对群文活动的策划开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文化馆应着力获取更多的支持,为策划开展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基础。一方面,文化馆可以寻求地方政府的资金资源支持,如向文化部门申请群文活动开展所需的资金,如向教育部门协调本地学校场地的开放使用,为群文活动开展提供场地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文化馆还应围绕群文活动的策划开展增强宣发,吸引社会企业、基金会以及慈善组织参与其中,通过争取社会资金支持群文活动策划开展的有序创新。此外,文化馆还可以与其他公共服务单位合作,诸如学校、图书馆和社区中心等,面向不同群众协同策划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群文活动,缓解群文活动策划开展所需的资金资源压力。
(二)有序增强群文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
文化馆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着精准把握,能够更加深刻了解群众文化需求 [6]。而群文活动的策划开展质量受群文工作者的表现影响较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群文工作者可以直接决定最终的质量。因而文化馆在创新开展群文活动之前,还应重视并有序增强群文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力度,为群文活动策划开展创新提供充足的优质人力资源。文化馆一是应重视在岗职工的培训教育,将群文活动策划开展创新所需的新型能力素养纳入职工培训教育框架,帮助群文工作者适应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的群文活动策划开展形势,有效支持策划开展创新。二是应当重视新进人才引入,文化馆可以联合其他文化馆,共建定向人才培养机制,引进综合素质更优的优质群文人才。
(三)基于群众需求与反馈调整活动策划
分析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得知,活动策划开展需要呈现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同时需要帮助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因而文化馆在创新开展群文活动时,仍应高度重视活动策划方案是否可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群众的崭新需求,同时在群文活动开展后收集参与群众的实际反馈,为今后的群文活动策划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以洮南市文化馆为例,走进洮南市消防救援大队,面向本地消防员群体定制策划并组织了“文化惠民进消防,致敬最美火焰蓝”的慰问文化演出活动,围绕指定群众的需求实现精准化的群文活动策划开展,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
(四)稳步健全文化馆现有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探讨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可知,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决定群文活动的参与体验,因而文化馆还应稳步健全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群文活动策划开展提供更优的基本物质保障[7]。在文化馆创新开展群文活动的过程中,文化馆自身的场地仍是重要的活动开展场所。对此,文化馆应当在馆内开展群文活动后收集群众对场地的体验反馈,基于具体的反馈增强研判力度,以便更好地分配资金,投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全完善过程中,为群文活动策划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考虑到群文活动策划开展的数字化水平仍在继续提升,文化馆应优先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在健全馆内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文化馆还应持续跟进群众在参与群文活动时的体验并收集反馈,常态化修正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全完善方向。
(五)重视并吸引青少年群众主动地参与
在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下,当代青少年群众更习惯感官化的接受形式,对于传统的文化馆群文活动开展模式缺乏兴趣。而青少年群众同样是群众的一部分,文化馆应当重视并吸引青少年群众主动地参与群文活动,进一步提升群文活动覆盖面,发挥群文活动在公共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以洮南市文化馆为例,该馆积极组织作品报送,参与了“画说吉林·花开少年” 为主题的第七届全省儿童画、儿童书法优秀作品展,并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书画展,创新群文活动形式,不仅取得良好的成效,也为促进洮南市少儿美术艺术的健康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六)以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群文活动体验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应当重视并跟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现的创新产物,如线上线下融合的群文活动策划开展模式,确保群众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取优质体验 [8]。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推动下,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群文活动策划开展模式已成为国内文化馆的关注焦点之一,因而文化馆同样应当对此引起重视,借力新型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帮助群众提升其在参与群文活动时可以获得的体验。如基于互联网 + 打造线上文化馆,通过馆藏文化资源讲解直播实现群文活动的线上宣发,为当代群众提供更符合其接受习惯的线上群文活动体验,同时吸引更多群众对线下到馆参与群文活动产生兴趣,围绕群文活动创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策划开展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民文化自信培养已经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事项之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社会公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开始看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加旺盛的文化接受需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之一,文化馆应当正视自身所处的关键站位,紧抓群众文化活动这一有效抓手,满足当代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响应国家对于群众文化自信培养的号召。考虑到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接受习惯已有所改变,文化馆还应基于群文活动策划开展现状积极创新,如实履行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职责。
参考文献:
[1] 孙晓维 . 刍议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路径 [J].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06):114-116.
[2] 蔡婧 . 文旅融合下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策略分析 [J]. 艺术科技 ,2023,36(23):158-160.
[3] 刘书灿 . 数字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分 [J]. 河北画报 ,2023,(04):190-192.
[4] 李正干 .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 [J]. 河北画报 ,2023,(20):92-94.
[5] 穆新安 . 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方法探讨 [J].艺术科技 ,2023,36(07):155-157.
[6] 周仕光. 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优势,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J].文化产业 ,2023,(05):103-105.
[7] 刘毅超 . 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2,(22):78-80.
[8]柴璇.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对老年合唱的辅导工作研究[J].北方音乐 ,2020,40(22):214-216.
姓名: 刘雪峰,研究方向: 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