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主探究启思维,素养落地润无声

作者

唐国雪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 重庆万盛 400800

前言: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围绕课堂教学需求对引导方式做出合理调整,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可以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中得到显著增强,在多角度思考探究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而从核心素养这一角度入手来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做出持续优化,除了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束缚,也能让学生的各方面潜能在数学学习探究中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为之后的学习应用做好铺垫。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很多数学知识都源于实际生活,同时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将所讲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可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探究情境创设出来,以此来增加数学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产生充分体会,多角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比如: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可对超市购物场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对顾客、收银员等角色进行扮演,然后让学生分别完成不同的购物任务,以此来逐步的认识把握人民币面值,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换算、计算。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除了能够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营造出来,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也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

其次,基于故事、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故事、游戏对小学生的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可围绕这一特点,联系教学内容来将适合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是游戏设计出来,并在其中引入一些数学知识,创设多样的探究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比如:以“加减法运算”为例,教师可对“小熊分糖果”的故事做出讲述:小熊有 10 颗糖果,分给了小鹿 3 颗,又分给了天鹅 2 颗,请问剩下的糖果是几颗?由这一故事来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做出深入思考、主动尝试去解决,以此来准确理解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另外,还可通过“数字猜谜”“数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的组织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做出更深层次的探究分析,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二、设计探究任务,促进深度思考

第一,做好任务分层设计,全面适应各层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有新的成长,教师应从各层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探究任务的分层设计。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将计算规则多边形面积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而对于综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让其对不规则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出深入探究,让学生在尝试分割、拼接的过程中,将不规则图形合理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去计算,以此来强化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素养能力的逐步提升[3]。

第二,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特征的学习任务,要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做出深入思考,从中完成数学规律方法的探究和总结,同时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也可经历探索、尝试和验证的过程,更有助于素养能力的综合发展。比如: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教师可将以下任务设计给学生:让学生对各类三角形内角进行测量、计算,完成后,再带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都相等”“怎样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等问题。期间,学生可以尝试剪拼、折叠等不同方式去探究,以此来将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总结出来,这样既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也能够让其逻辑推理、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加强探究指导,增强学习效果

首先,要及时恰当指导,以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出现偏离方向的情况。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细致观察,若学生遇到难题,或是出现偏离探究方向的情况,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恰当指导。但一定要把握好度,避免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多以启发、提问的方式来带领学生联系现有知识经验来做出深入思考,顺利解决相关问题。比如:在对“鸡兔同笼”这一问题做出探究时,若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可以通过“若笼子里面都是鸡或者都是兔子,那么脚的数量应该是多少?”“每将一只鸡换成一只兔子,脚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引导,为学生逐步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提供助力,实现自主探究能力的逐步提升。

其次,重视合作交流,为思维碰撞带来促进作用。不论在哪一阶段的自主探究中,合作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联系学生各阶段认知发展特点、学习进度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身不同观点、方法分享出来,在互相学习、帮助和启发中实现共同发展。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也能够懂得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相关问题,激活数学思维、拓展认知视野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且通过小组科学分工合作,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也可实现全班范围内的思维碰撞、知识共享,让学生的各方面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结语:综上所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更好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路径。在实际授课中,通过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探究任务等策略的应用,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探究兴趣得到更好激发,让学生在深度思考探究中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顺利落实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卢文凤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教学实践 [J]. 数学小灵通( 中旬刊 ), 2025, (05): 47-48.

[2] 黄惠真 . 关注核心素养落实打造小学数学灵动课堂——“鸽巢原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教育 , 2025, (10): 109-111.

[3] 董支阳 . 聚焦新课标 培育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析 [J]. 小学生 ( 上旬刊 ), 2025, (04):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