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资源赋能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

何春婷

湛江吴川第三中学

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史论结合能力成为衡量学生历史学习成效的关键指标,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面临教师教学方法欠佳、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等诸多困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科技飞速发展让数字化教学在各学科课堂广泛应用,初中历史课堂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探索数字化资源如何赋能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课题。

一、数字化资源赋能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的实践意义

于教师而言,数字化资源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传统教育理念局限,使其深刻领悟史论结合教学核心价值,助力教师掌握丰富多样的史论结合教学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注重理论传授的同时剖析历史现象、揭示本质规律,进而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实现专业化成长;对学生来说,数字化资源开启全新历史学习之门,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多媒体展示更生动感受历史事件、人物与文化,增强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同时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还能助力学生具备结合历史现象和事件分析实质性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思维、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对学校而言,数字化资源为中学历史课堂落实史论结合教学提供切实可行方法,有助于推动历史学科完成新课标教学任务与目标,促进学校历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培养综合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

二、数字化资源赋能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角色模拟,深化史论理解

数字化技术为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创设逼真的角色模拟环境,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其扮演不同历史角色,并借助数字化平台提供的历史场景资料、人物生平介绍等信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角色所处时代背景与立场观点;而学生在模拟过程中需从角色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并思考决策依据与行动逻辑,这种角色模拟活动能够使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对比不同角色观点和行为进一步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进而提升历史解释和辩证思维能力并实现史论的深度融合。

例如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收集并整理武昌起义街景图片、起义军与清军对峙动态地图等辛亥革命时期历史场景资料以及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官员等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相关言论和决策记录,随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分别扮演革命党人、清政府官员、立宪派人士等不同角色,并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化平台查看所扮演角色资料,以深入了解其立场观点和时代背景;在模拟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抛出如“作为革命党人,你认为起义爆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清政府官员面对革命浪潮会如何抉择及依据是什么”等问题,促使学生从角色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并思考决策依据和行动逻辑;模拟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各小组交流分享。让学生对比不同角色观点和行为,进而使学生能站在不同立场审视辛亥革命并理解其发展的复杂性。

(二)构建互动网络,促进交流研讨

数字化网络平台为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构建了便捷的交流研讨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建设历史学习交流社区,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围绕教师发布的讨论话题就历史事件展开深入探讨,还可以在课后继续在平台上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观点,从而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思维方式和观点,拓宽其历史视野;同时学生在交流中需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评判分析他人观点,并提出自己见解,进而加深对历史理论的理解并推动史论结合能力的提升[2]。

例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专门的历史学习交流社区,并提前在社区内发布不同时期城市面貌对比图片、经济数据变化图表等与改革开放成就相关的资料,从而为学生讨论做铺垫;课堂上,教师发布“从这些经济数据变化中,你认为改革开放对国家发展最关键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城市面貌对比图片,谈谈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实质性改变”等讨论话题,使学生在社区内围绕话题展开实时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并鼓励学生从关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方面等不同角度思考,同时引导其将两者联系起来分析;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社区内继续分享查阅到的改革开放新成就资料及个人对改革开放意义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点、评判分析他人看法并提出见解,教师则参与其中对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深入探讨,进而提高学生历史论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结语

数字化资源为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路径,并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双重革新,从而使原本沉闷的历史课堂充满了活力,这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诸如线上讨论平台这样的数字化互动工具来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讨论环境,以激活课堂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为学生们提供多元展示舞台,使他们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自己对历史事件的多维见解,从而推动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迈向新高度,进而助力学生提高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冯燕清 . 初中历史 " 史论结合 " 教学策略探析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1):2.

[2] 郑继贤 .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剖析 [J]. 学周刊 A 版 , 2020,000(02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