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游戏化策略探究

作者

李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阿克苏市第十一中学 8430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第一步,亦是其阅读与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本文将围绕识字游戏的类型选择、策略设计、课堂实践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提供具有操作性与推广价值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一、游戏化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价值与功能

游戏化教学将教育目标融入趣味活动中,有效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克服识字过程的枯燥性。通过设定情境、目标与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持续性。多感官参与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加深字形、字义、字音的记忆联结,提高识字效率与准确性。同时,游戏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表达、合作与规则意识,促进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发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型中,游戏化策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路径,是识字教学智能化、人本化发展的体现。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化策略的实践路径

识字游戏的设计与实施应紧扣教学目标,体现识字教学的系统性、阶段性与科学性。首先,在识字教学目标设定上,游戏化策略应服务于“认读、理解、运用”三个层级。认读层面可通过“看图找字”“拼字接龙”等游戏促进字音字形的初步识别;理解层面可设计“字词分类”“成语接龙”等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字义与用法;运用层面则通过“编故事”“小剧场”等角色扮演游戏,提升学生对字词的语境运用能力。其次,在游戏内容设计上,应结合教材内容、生活情境与学生兴趣展开。例如在学习“火”“木”“水”等部首时,教师可组织“部首大战”游戏,让学生通过识别、组词、造句进行闯关,强化识字的结构性与逻辑性;在认读多音字时,可设计“多音字大比拼”,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识别字音与词义的变化。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应灵活运用个体游戏、小组合作与全班竞赛三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组织方式,增强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度。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游戏时间的控制、规则的明确与过程的引导,避免游戏偏离教学目标或演变为无序娱乐。同时,游戏活动应兼顾个体差异,设置多层次任务,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参与感与成就感。

三、常见识字游戏类型与教学案例分析

识字教学中的游戏类型多样,其中以角色扮演类、竞赛闯关类、合作拼字类和情境探究类为主要形式。角色扮演类游戏如“我是汉字小老师”“字宝宝找妈妈”等,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教学或寻字活动,不仅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也锻炼其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竞赛闯关类游戏如“字词擂台赛”“识字冲关王”等通过设置挑战等级与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竞争意识。合作拼字类游戏如“汉字拼拼乐”“字词接龙赛”强调团队协作,在拼字构词中巩固所学汉字,提升合作意识。情境探究类游戏如“字的旅行记”“汉字探秘团”等通过虚构情境、设置任务,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识记并运用新字词。以“字宝宝过关”为例,教师准备字卡,设计三个游戏关卡,第一关“听音找字”训练学生字音辨识,第二关“图中找字”训练字形识别,第三关“组词成句”促进学生语义理解与表达能力发展。通过层层闯关,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复现、迁移与巩固识字内容,实现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的教学闭环。

四、游戏化识字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评价策略

游戏化教学不仅是方法的创新,更对教师的教学组织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游戏实施中应扮演“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的多重角色。作为设计者,教师要根据课程进度与学生差异开发适宜的识字游戏资源,确保游戏目标明确、内容科学、过程合理;作为组织者,教师要在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遵守规则、投入活动、及时反馈,营造积极有序的学习氛围;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发现识字困惑,适时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指导。在评价策略上,应建立“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机制,不仅关注学生识字结果,更重视其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性与表达力。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游戏成果展示、同伴互评、学习成长档案等多元形式记录学生识字发展轨迹,形成全面、动态的教学反馈系统。同时,应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与引导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评价观,增强其持续学习的内驱力。

五、游戏化识字教学的推进建议与发展方向

要推动识字教学游戏化策略的深入实施,需从教育理念更新、课程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多管齐下。教育理念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游戏化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与作用,将游戏视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辅助工具。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需组织开发符合学段特点的识字游戏课程包、数字游戏软件与教学案例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应加强游戏化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识字游戏设计与实施能力,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游戏化教学路径。制度保障方面,建议将游戏化教学纳入教学常规评价体系,构建鼓励与激励机制,推动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主动探索与持续改进。未来还可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游戏的融合,开发更具智能化、个性化与交互性的识字游戏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高效、有趣的学习体验。

结论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游戏化策略,契合了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心理需求,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设计与合理运用识字游戏,可以有效缓解传统教学的枯燥问题,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与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未来应在理论研究深化、教学实践拓展与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持续努力,推动游戏化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助力小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曾俊莉 . 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24):109-111.

[2] 韩露.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双减”背景下的优化与重构[J]. 新课程教学( 电子版 ),2024,(23):116-118.

[3] 赵凤梅 . 基于日常生活中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23):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