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研究
顾振峰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江苏太仓 215400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体育教育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但当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学校因升学压力忽视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课程推广面临困境等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尽管新课改对体育教学提出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的新要求,实际推广中却因部分教师对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意义认识不足而存在阻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既关乎体育教学质量,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一、尊重主体地位,强化自主意识
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尊重并发挥其主体地位是提升主动参与性的关键,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空间,在教学内容、目标和进度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意见与需求,并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程内容以提前掌握体育动作和知识要点、增强课堂参与自信心;在课堂组织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开展分组讨论和练习,使其在交流合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运动强度和难度,进而强化其自主参与意识[1]。
例如在高中篮球教学单元中,教师在课程筹备阶段可以提前发放篮球基础动作与战术的预习资料,鼓励学生自主查阅以提前了解三步上篮、传切配合等动作要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以增强学习自信心;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围绕“如何提高传球精准度”展开讨论,并要求学生结合预习内容与生活经验各抒己见,比如提出增加传球练习次数、调整传球姿势等建议,教师则认真倾听并适时引导将合理建议融入后续教学;在分组练习环节,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方案,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比如基础较弱的学生从简单原地传球开始逐步提升,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挑战移动中传球与战术配合,教师则穿梭于各小组间针对学生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改进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篮球学习乐趣,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显著提高。
二、完善教学评价,促进主动发展
传统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学生课堂表现、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因素,并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定期复测与平时测验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环节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增强其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和进步得到认可,激发其超越自我的动力,促使其更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实现体育领域的全面发展[2]。
例如在高中田径短跑教学课程里,教师在课堂表现方面需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在热身活动、起跑姿势练习、途中跑技术纠正等环节的参与度与专注度,并记录其是否积极提问、主动与同伴交流动作心得;在努力程度上,教师则留意基础薄弱但始终认真练习、不断尝试改进动作的学生并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关注学生进步幅度并将初学时的跑步速度、步频步幅等数据与后续定期复测及平时测验结果进行对比;在小组练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以指出同伴在短跑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如起跑反应速度、摆臂幅度等),并在自评环节让学生反思训练表现,并思考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这些评价信息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建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愿意主动参与短跑训练、积极吸收起跑、加速、冲刺等环节的知识与技巧,并不断挑战自我来提升自身短跑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仅直接关乎教学效果的顺利达成与教学目标的切实实现,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巧妙融入趣味元素,同时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从而逐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身体育教学,进而在运动中能够收获健康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段小年 . 浅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J]. 新课程 ,2022(10):159-159.
[2] 原素珍 .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提升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3(4):251-253.
[3] 侯凌 . 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研究 [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1 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 [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