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 +” 模式下工会工作创新路径与实践研究

作者

郭佳

陕西神渭煤炭管道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渭南 714000

1“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的转型机遇

1.1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现实挑战。A 煤炭管道运输公司承担着跨区域煤炭输送任务,职工分布在3 省12 市的127 个站点,传统工会工作存在“三难”:一是服务触达难,偏远站点职工获取工会服务平均耗时2.5 小时;二是需求匹配难,线下调研数据滞后,难以精准把握职工诉求;三是活动组织难,管道巡检与集中活动冲突率达43%,2022 年职工技能竞赛参与率仅62%。这些问题在数字化浪潮下亟待破解。

1.2“互联网 + ”对工会工作的赋能逻辑。“互联网+”技术为工会工作提供了三维赋能:云计算技术可搭建统一服务平台,打破地理限制;大数据分析能精准识别职工需求;移动互联技术可实现实时互动。A 公司2021 年试点数据显示,初步上线的“工会服务微平台”使职工诉求响应时间从48 小时缩短至24 小时,验证了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2A 公司传统工会工作的痛点分析

2.1 职工服务的时空限制。A 公司管道沿线站点最远相距 800 公里,传统服务模式存在明显短板:职工办理互助金申请需往返总部2 次,平均耗时3 天;文体活动集中在省会城市站点,偏远站点参与率不足 30%;2022 年调研显示,37% 的职工认为“获取工会服务不便捷”。

2.2 需求调研与服务供给的脱节。传统调研方式存在“三多三少”:季度纸质问卷多,实时数据采集少;整体概况多,个体需求少;事后分析多,事前预警少。如职工健康服务中,缺乏对管道巡检人员腰椎劳损等职业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匹配度仅58%。

2.3 技能提升与安全生产的融合不足。管道运输行业对技能操作要求高,但工会技能培训存在“三脱节”:培训内容与现场操作脱节、考核方式与实战需求脱节、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脱节。2022 年应急抢修演练中,31% 的职工未能熟练使用新型检测设备,反映出培训实效性不足。

3“互联网+”模式下工会工作的创新路径

3.1构建“三位一体”线上服务平台。全流程在线服务系统:A公司联合腾讯云开发“管道工惠”平台,包含三大模块:服务大厅模块:集成互助金申请、困难职工帮扶、文体活动报名等 23 项服务,采用“在线填表 + 电子签章 + 智能审核”流程。偏远站点职工通过手机端提交互助金申请,系统自动调取考勤、薪资等数据验证,审批时间从 3 天缩短至 4小时,2023 年线上办理率达91%。职工诉求模块:设置“一键反馈”功能,职工可上传管道泄漏隐患、食堂管理等问题图片,系统自动定位并分派至责任部门。2023 年累计处理诉求1276 条,平均响应时间8 小时,较传统模式提升 67‰ 互动社区模块:开设“管道工匠”论坛,职工可分享焊接工艺、泄漏检测等经验,2023 年产生78 条技术改进方案,其中19条被纳入作业标准。数据驱动的需求分析系统:平台后端部署大数据分析引擎,构建“职工需求画像模型”:基础画像:整合职工年龄、工龄、岗位等静态数据,识别不同群体需求(如青年职工侧重技能培训,老职工关注健康服务);行为画像:分析服务使用频次、诉求类型、活动参与记录等动态数据,生成个性化服务推荐(如高频提交安全建议的职工,自动推送安全员培训课程);预测画像: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潜在需求,如每年7 月自动向高温作业站点推送防暑降温物资申请提醒。

3.2 创新“互联网 + 技能提升”场景。线上技能竞赛与培训体系。打造“云端技能比武”平台,实现“三个实时”:实时竞赛:设置管道焊接、泄漏检测等虚拟仿真项目,职工可在站点VR 实训室参赛,系统自动评分并生成技能短板报告; 实时培训:根据竞赛结果推送定制化课程,如焊接技能不足的职工获得“氩弧焊工艺”微视频+ 在线导师指导;实时认证:竞赛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挂钩,2023 年通过该平台有 87 名职工获得中级技能认证,较传统培训效率提升 65% 。安全生产中的工会数字赋能。开发“安全啄木鸟”APP,工会牵头构建全员隐患排查机制:职工发现管道腐蚀、设备异响等隐患可拍照上传,系统自动识别隐患类型并推送至设备管理部;建立“隐患积分”制度,积分可兑换培训名额或文体用品,2023 年累计排查隐患 3276 条,较传统模式增加 43%;对重复出现的隐患,系统自动分析关联数据(如某区域管道腐蚀频发),推送至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启动专项调研。2.3 打造“数字工会”文化生态。线上职工之家建设。开发元宇宙职工文化空间,包含三大场景:虚拟活动室:职工以数字人形象参与象棋、读书分享等活动,2024 年“五一”期间举办的元宇宙文艺晚会吸引1200 人参与,覆盖95% 站点; 数字荣誉墙:动态展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技能竞赛标兵等,点击数字奖杯可查看详细事迹;云端心理驿站:提供压力测评、冥想训练等服务,系统根据测评结果推送个性化疏导方案,2023 年帮助237名职工缓解职业压力。

4 结语

A 煤炭管道运输公司的实践表明,“互联网 +”模式为工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构建线上服务平台、创新技能提升场景、完善数字保障机制,有效破解了传统工会工作的时空限制与效率瓶颈。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将互联网思维深度融入工会服务、民主管理、技能提升等核心职能,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感知”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管理工作探析[J]. 马俊. 中国中小企业,2025(03).

[2]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管理工作探析 [J]. 范华 ; 胡敏敏 ; 鲁晓杰 . 江南论坛 ,2024(07).

[3] 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工作核心要点构架 [J]. 许育发 . 经济管理文摘 ,2024(05).

[4]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J]. 郭娜. 办公室业务,2024(14).

作者简介:郭佳(1990.06-),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职于,助理政工师职称;研究方向:国企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