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外国语学院语音室数字化管理变革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

彭宇 李欣航 于宏毓 蔡龙宇

辽宁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116034

1. 语音室数字化管理变革的背景与意义

1.1 数字化管理的背景

数字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创新成果,依托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实现资源高效管理与配置。在大学外国语学院,语音室数字化管理推动传统人工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智能预约系统让学生实时自主预约,提升资源利用率;语音分析技术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精准优化听说训练;物联网技术自动调节设备环境,营造沉浸式场景。这一变革既提升管理效率,又为学生打造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

1.2 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数字化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个性化与灵活性兼具的学习生态。依托数字化平台,学生可突破传统教学的统一进度限制,基于自身语言水平自主筛选适配的听力语料(如新闻播报、影视剧片段)、口语训练模块(如情景对话、即兴演讲),实现“一人一案”的定制化学习。同时平台实时采集的学习数据(如听力正确率波动、口语发音错误频次)经算法分析后,可生成涵盖薄弱环节、进步轨迹的可视化报告,既为学生提供自我修正的精准指引,也帮助教师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数据驱动教与学”的闭环,让语言能力培养从经验导向转向科学量化的精准模式。

2. 数字化管理变革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影响

2.1 提高听说练习的可访问性

数字化管理突破了传统语音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构建起“全场景可达”的语言学习体系。学生通过移动端APP 或校园网平台,可在任意时间远程调取语音室的多模态学习资源——无论是清晨通勤时收听定制化听力专辑,还是深夜在宿舍借助虚拟语音室进行口语模拟对话,系统均能同步记录学习轨迹并生成实时反馈。这种“零时差、零空间限制”的访问模式使语音室使用频次提升近 60%,学生日均有效训练时长从传统模式的 45 分钟延长至 90 分钟以上。高频次、碎片化的练习场景不仅强化了听觉感知与口语表达的肌肉记忆,更通过智能纠错系统的即时干预,让发音准确度、听力反应速度等核心指标实现阶梯式提升,真正将语言技能培养融入日常学习肌理。

2.2 增强互动性和参与度

数字化平台的互动功能重塑了语言学习的参与模式。在线讨论区打破时空限制,学生可围绕听力材料中的文化细节或口语练习案例展开实时研讨,如针对影视片段中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分享见解,形成思维碰撞。及时反馈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精准标注发音错误(如混淆 /θ/ 与 /s/)并生成听力理解薄弱点报告,引导学生针对性改进。教师可通过后台数据洞察全班互动趋势,针对高频问题组织专项训练。数据显示互动功能使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 70%,课后自主练习时长增加 50%,听说测试优秀率从 58% 提升至 79%,显著强化了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效能。

3. 数字化管理变革的实施策略

3.1 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

构建完善技术基础设施是语音室数字化管理的核心前提。高速网络作为“神经脉络”,保障APP 与后台实时交互,避免预约及资源调取延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如同“智能中枢”,承载核心程序运行,确保多用户访问稳定;分布式数据库作为“数据仓库”,可存储超10 万条 / 日数据,支持多维度分析。三者协同使预约流程从人工登记审核升级为线上秒级响应,还可深度挖掘设备使用率、学生训练偏好等数据,为管理与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3.2 教师培训与参与

教师在数字化管理变革中是关键纽带与推动主体。面对技术转型,教师需通过系统性培训(如语音分析软件操作、数据看板解读等)完成从“知识传授者”到“数字技术协作者”的角色重构。在设计环节,其教学经验可赋能系统功能优化——例如根据口语训练痛点提出“即时打断纠错”模块需求;实施阶段则通过课堂示范(如利用虚拟语音室开展情景教学)引导学生适应新工具。某高校调研显示,参与过全流程培训的教师所带班级,语音室使用率较传统班级高 45%,学生在数字化平台的互动时长日均增加 28 分钟,且听说能力提升幅度超出未参与组 32%。这印证了教师深度参与对变革落地效度与教学效能提升的决定性作用。

3.3 学生引导与支持

学生作为数字化管理核心受益者,需构建系统性引导支持体系,助力其高效使用相关资源与功能。高校可通过开设实操工作坊(如语音室预约流程演示、智能纠错功能解读)、制作分步在线指南(含图文教程与视频演示)及设立 7×12 小时在线帮助中心,降低技术使用门槛。

结语:

语音室数字化管理是外语教学现代化的关键突破,核心在于以技术赋能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技术基础设施与教学场景的融合,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与学习体验,碎片化学习有效提升了听说训练的密度与精准度。教师需从传统授课者转型为技术协作者,不仅需操作培训,更要建立“数据驱动教学”思维。未来研究可探索 AIGC 在个性化资源开发、跨校区资源协同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数字化管理向全域智能升级。外语教育应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探索“精准化、沉浸式、互动性”学习新范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基。

参考文献:

[1] 詹敏杰 . 数字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易发问题与维护分析 [J]. 信息与电脑,2018,30(4):17-18

[2] 韩春梅 ,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5(10):114-115

[3] 林烨 . 网络化教学下语音实验室建设及功能定位探析 [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4):208-209

彭宇 女 2003.06.08 ( 英语 )李欣航 男 2002.06.02 ( 服装与服饰设计)于宏毓 女2003.03.23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蔡龙宇 男 2004.10.30 ( 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