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思政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分析

作者

黄梓洲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前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思政”理念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指引,着重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初中英语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任务,更承载着价值引领与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基于此,应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初中英语教学,既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大思政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导向。在大思政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多元统一。在语言知识目标方面,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还应深入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西方的节日文化与社会习俗等,以此拓宽文化视野。在语言技能目标上,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鼓励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表达个人观点与情感,提升沟通与交流能力。以初中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3“Food and Drinks”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类食物、饮品的英语词汇及相关句型,还需理解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差异,如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民以食为天”“团圆聚餐”理念的差异,进一步丰富文化认知[1]。

(二)教学方法设计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关键。情境教学法能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感受思政教育内涵。并且,小组合作学习法也是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可将其合理分成小组,围绕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话题展开讨论和探究。此外,多媒体教学法凭借其丰富的视听资源,能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应灵活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中国发展成就、文化魅力以及国际社会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九年级下册 Unit 1“The Changing World”中关于全球化利弊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在锻炼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引导其辩证看待全球化,以此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和民族意识,增强文化自觉。

二、大思政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思政教学体系

构建思政教学体系需从教学规划、评价体系和教材建设三方面协同推进。在教学规划方面,学校应将英语课程思政纳入整体规划,明确各年级、各单元的思政教学目标与重点,确保课程思政的连贯性;在评价体系方面,需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需要考核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评估其思政素养发展水平,以全面衡量教学效果;在教材建设方面,应结合教材特点,开发校本课程,补充具有本土特色和时代性的思政教学内容,以此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以初中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 Unit 2 “Looking Different”教学为例,学校围绕该单元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规划,引导学生树立“不以貌取人”的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评价体系除了考查学生对重点词汇、句型的运用能力,还需设置课堂表现评价环节,观察其在小组讨论时的态度和观点表达;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补充“残障人士励志故事”的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独特价值,进而深化思政教育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为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运用虚拟现实VR 与增强现实 AR 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获得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并且,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在线平台拓展学习资源并丰富互动方式,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还可以具有思政意义的主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实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九年级上册 Unit 3“EnglishAround the World”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项目式学习,布置 “用英语推广家乡非遗文化”的项目任务,学生可分组选择家乡的非遗项目,如剪纸、皮影戏等,通过线上查阅资料、线下采访非遗传承人,收集整理相关英语素材,制作英语宣传海报、短视频。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英语运用能力,还能深入了解家乡非遗文化,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和家乡自豪感,实现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2]。

(三)加强家校协同育人

为实现家校协同育人,需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家校沟通,向家长宣传课程思政理念,并指导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开展思政教育。教师还需定期组织家校合作活动,将英语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亲子互动之中,以此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八年级下册 Unit 5“Feeling Excited”单元教学中,在学习有关情绪表达的内容时,学校可以开展 “亲子英语情绪日记” 活动。教师需向家长介绍活动意义,并指导家长与孩子共同用英语,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引发情绪的事件以及应对方法,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管理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可通过线上平台,分享交流日记内容和教育心得,实现家校信息互通,协同帮助其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强化课程思政效果。

结论

在大思政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是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构建一系列教学实施路径,能有效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培养其英语语言能力,从而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玲丽 . 大思政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探究 [J]. 英语教师 ,2024,24(16):8-15.

[2] 许雪晨 . 课程思政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的路径分析 [J].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3):021-023.

作者简介:黄梓洲,男,福建省福州市人,汉族,1997 年8 月出生,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