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德育的有效途径探究

作者

林佐莲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 527199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逐渐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相比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更应重视其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在理念和实践上不断革新。传统中职德育普遍存在目标模糊、方法陈旧、内容脱节、形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与行为执行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德育必须突破以往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社会适应和人生规划的全面教育。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中职德育的实际现状,系统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推进中职德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在价值观、态度、能力和知识等多个维度实现融合发展。核心素养强调素质本位,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目标,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在中职教育中,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要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将德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在新时代职业需求日益多元化背景下,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劳动者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中职德育必须围绕核心素养要求进行重构与优化,实现德育内容的价值引领、方法的情境化以及目标的素养化,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与现实针对性。

二、当前中职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目标不清、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等问题。一方面,德育目标仍停留在“守纪律、讲文明”等表层层面,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深度回应。很多学校将德育简化为纪律管理或思想灌输,忽视了学生内在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导致德育教育缺乏感染力与引导力。另一方面,德育内容更新滞后,无法紧跟社会发展节奏,学生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距离感和抵触情绪,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此外,德育方式过于依赖讲授式、灌输式模式,缺少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德育流于形式。德育评价机制也存在问题,过于注重纪律表现与日常行为登记,缺乏对学生价值认同、社会责任与心理素养等深层次指标的评估。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与核心素养要求相契合的新型德育体系,已成为中职教育亟需破解的重点课题。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德育的有效途径

1. 构建三维德育管理体系

要实现中职德育的系统性发展,需构建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为核心的三维德育管理体系。首先,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构建校内德育课程体系、班主任德育责任机制、校园文化引导机制等,形成有组织、有目标、有实施路径的德育管理网络。各学科教学应渗透德育元素,将德育目标与专业教育、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实现全课程德育。其次,家庭教育是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强家校协同,统一育人价值,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孩子品德教育。再次,社会资源可作为德育的重要补充,学校应积极引入社区、企业、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职业体验、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拓展德育空间,提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通过三方力量的有机整合,可构建德育目标统一、内容互补、机制协同的立体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2. 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其蕴含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人生智慧对中职学生的品德养成具有深远影响。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应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

识与文化自信。首先,德育课程应融合《论语》《孟子》《大学》《礼记》等经典文本,引导学生理解“仁、义、礼、智、信”等核心道德范畴,通过讲故事、演剧、辩论等方式提升学习兴趣。

3. 拓展德育教育群体范围

传统德育工作多依赖班主任或政治课教师完成,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德育应成为全员责任,实现“人人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首先,学校管理者应提高对德育工作的战略定位,形成统一德育指导思想,制定系统德育发展规划,将德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其次,所有学科教师都应承担育人职责,在专业教学中发现和引导学生思想行为问题。例如,语文教师可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体悟人生价值;数学教师可通过建模项目引导学生协作精神;专业课教师则可通过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团队意识。再次,应引入心理教师、辅导员等专职人员组成德育支持团队,负责学生心理咨询、行为干预和危机预警,实现个性化、人本化的德育服务。同时,还可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导师、社区志愿者参与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社会认知与榜样学习的效果。

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为中职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生作为未来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其道德素养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从核心素养理论出发,结合当前中职德育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构建三维德育体系、引入传统文化、拓展育人群体、创新活动形式等有效路径。未来的中职德育需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训,借助科技手段推动德育智能化发展,实现从理念引领到路径落地的全面转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碧优 . 浅析大型体育活动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 [J]. 考试周刊 ,2014,(61):112-113.

[2] 郑英 . 论中职德育教师职业素养修炼的三重境界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01):88-91.

[3] 李振林 .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J]. 广西教育 ,2015,(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