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主题意义探究导向下的英语阅读提问策略

作者

陈飞飞

东莞外国语学校 523000

摘要:本文即以主题意义探究导向,从“聚焦文本内容主旨提问”、“基于文本主题线索提问”、“围绕文章情感导向提问”三大维度,展开对初中英语阅读提问教学策略的探寻,以供参考。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构架出了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三大主题范畴的课程基本框架,共同交织出英语教学的基本层面。这种“三大主题”的课程设计理念统领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思路,将知识点围绕某个具体主题进行了有机整合,继而确定了教学基调,疏通了教学框架,为初中英语阅读的提问策略指明了具体路径。因此,在新课标的映照下,如何优化创新提问策略,让提问内容回归于其应隶属的主题范畴内容,真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达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根本目的,成为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聚焦文本内容主旨提问,确定主题意义

在主题意义探究导向的阅读教学中,确定文章主题及意义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前提,在精确、明朗的主题意义的导向下,将问题始终与主题内容相扣,引导学生着眼于某一“焦点”深入分析文本的核心思想,从全局视角把握作品的情感价值、思想主旨等。而要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识别文本的主旨是重中之重,主旨是文中所表达的普遍性思想、情感或观念,超越了特定情节或人物,涉及到学生生活中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顶层角度着手,设计一系列有助于学生厘清文本主题的启发性及引导性问题,以问题为媒介帮助学生快速解码文章主旨,抓住作者在文章中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捋顺文本梗概。

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6 A day in the life”“SECTION B”部分的阅读为例,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个13岁少年蒂莫的日常生活,包括作息时间、学习安排、课余活动以及与家人互动等,内容主要集中于其个人生活习惯、学习和兴趣爱好,展现了他优异的管理时间及自我成长的能力。文章中虽然提到了一系列上学、冰球俱乐部等社会性生活,但核心内容还是以个人日常生活为主,因此更符合“人与自我”主题。确定主题之后,老师便可以从整体着手紧扣文章设计一系列概括性问题,如:What is Timo’s daily routine like? Is it busy or relaxing?What does Timo do to balance study, sports, and family time?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imo’s day? Why?顺着问题带入阅读,学生能够很好地疏通文章大意,深入对“A day in the life”这一主题的理解。有了对文章主旨的掌握,顺势带领学生将文本中的主题与个人经验进行对接,从中获得启发,收获经验,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规划学习、平衡学习与消遣的关系等:“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article?What is similar or different between Timo’s life and your own?”这类问题将抽象的、课本上的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连接,既深化了其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更能建立起对自我、自我生活的认知,从而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2、基于文本主题线索提问,疏通文章大意

文本结构及线索是帮助学生解读主题的重要工具,更是学生理解文章、读懂文章的基本媒介。着眼于文本的组织形式、叙事顺序、关键线索及隐含信息,以此为切口由浅入深、由整体到细节地“梯次性”提问,学生能够顺着问题有目的、有方向的阅读文章,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深层次含义,疏通主题的铺展过程,从而达到真正“吃透”文章的效果。通常而言,初中阶段文本的结构安排,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布局,都是以一种主题的呈现方式,所以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线索性和逻辑性,所设计的问题要有益于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且问题难度要由浅而深,步步为营,真正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疏通文意、激活思维、获得启发。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的阅读教学中,Section A部分的文章“The shirt of a happy man”以一个“国王”的故事阐释了快乐的真谛。从文本分析来看,整篇文章的核心都在于探讨快乐的来源,强调内心的幸福是解决痛苦的关键,这反映出人类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过程,因而属于“人与自我”主题。同时,主要虽聚焦于国王的内心问题,但文中涉及的权力、财富、名声等对人的影响具备一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兼具“人与社会”主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用问题what makes you happy?问题来引入新课,出示可能开心的图片,包括money、love、beauty等,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初步激活思维。接下来播放听力,带领学生复述听力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在正式的阅读环节,教师可以分别根据文章线索,从总体层面、段落层面、细节层面依次设计探究性问题,为学生的文本阅读指明方向,如从总体角度设问:Have you heard the story?What is the story mainly about?Who is unhappy in the story? Why is he unhappy?从总体层面着手,帮助学生确定文本基调,牢抓文本主题。同时在总体框架内,继续逐段逐句设问为:The status of the king in the first paragraph, how is it?What is the king afraid of in the second paragraph?What did the doctor find when he examined the king?What suggestion did the doctor give to help the king?What was the prime minister’s main concern?这类问题主要着眼于文本细节,着重锻炼学生的“精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系列更具“宽泛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交流讨论,引发学生对“快乐的真谛”的深层思考,进一步回归到“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两大主题轨道内,如How many people were called to the palace?Why is the king unhappy?What emotions or values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convey through this story? Do you agree with these values?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以个人阅读、合作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厘清了这些核心问题也就基本理解了文章主题,疏通文章的大致含义,阅读目标也得以顺利达成。

3、围绕文章情感导向提问,促生阅读感悟

围绕文章情感导向提问策略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中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思想情感引导意义的问题,以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其思考和理解文章背后的、更为深层的道德问题、社会价值问题和人文精神问题,继而从中得到情感的启发,价值观的塑造,社会责任感培养,达成英语课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阅读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获取信息的介质,更是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其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其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知识面,同样也在无形中沁润着学生的思想,规范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阅读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善于围绕文章情感导向提问,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培养自然意识、社会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化发展铺平道路。

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Save the sharks!”为例,本文以“Save the sharks”为主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割鳍”对鲨鱼种群的伤害及其生态后果。解析文章很轻易地得出其隶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而上文提到,“人与自然”主题以关注人类如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并与之互动为轴心,因而老师可以从情感导向层面,设计一系列有益于触动学生情感、引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思考、塑造其自然保护意识相关的问题: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saw a shark without fins trying to survive in the ocean? Why?What do you think happens to the ocean if sharks disappear?Why do you think some people still eat shark fin soup even though it harms sharks?What can you do to help protect sharks and the ocean environment?Do you agree with banning the sale of shark fins? Why or why not?这类问题脱离了表层的文本含义解读,切入了思想情感的纵深,在阅读文章并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章含义,还需要深思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站在主观情感的层面与文章产生深切的共鸣,从而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然保护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等,在今后的成长进程中为自然环保贡献应有之力。

总结:

综上,在主题意义探究的导向下,将主题性问题贯穿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始末,既是激活学生思维及情感的重要推手,又是塑造其价值观的基本媒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的、以文章理解为重心的提问策略已日渐显现其弊端,初中英语教师唯有充分意识到主题意义探究式提问的重要作用,聚焦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出题范畴科学、灵活地展开问题设计,方能发挥出问题应有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疏通文意、发展认知、锻炼能力、塑造情感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张瑛.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J]. 校园英语, 2024, (44): 173-175.

[2] 万云.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意义探究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4, (30): 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