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式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张金龙
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通过思维导图式教学活动设计,优化外研版七年级阅读课的教学实践。英语学科大观念融合了语言大观念与跨学科主题大观念,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立体化和内容的有机整合。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和单元内容,梳理语篇主题意义,构建单元大观念,并结合学情制订教学目标,本文展示了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以Module 9 Life history为例,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大观念;思维导图;七年级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
引 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然而,当前英语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未能有效融合,导致教学碎片化和模式化。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该观念融合了语言大观念和跨学科主题大观念,旨在从全局视角实现教学目标的立体化,统筹内容安排,避免碎片化和模式化,并通过整体评价改进教学。本文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9 Life history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思维导图式教学活动设计,优化七年级阅读课,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
一、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现过程
(一)依托课标教材 确立单元主题
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3] ,模块主题Life history,属于《义教新课标》“人与自我”范畴下“做人与做事”主题群,子主题内容为“职业启蒙,职业精神”;该主题同时涉及“人与社会”范畴下“文学、艺术与体育”主题群,涉及其子主题“中外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二)分析语篇内容 提炼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是关于主题的陈述性表达[4],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5] 。该单元由多种类型的语篇组成,各语篇内容及其主题和主题意义如表所示。
(三)分析学生已知 把握学习起点
教学对象是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旗分校的学生,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表达力强。基于此,本单元以Problem solving为课堂组织模型,以思维导图为抓手,以问题链设计为驱动,在英语学习活动的指导下,坚持素养导向、践行学科实践,以提升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内容来看,Life history这个话题是学生感兴趣且与自身已知及生活经历紧密相关联的。但多数学生不易将人物生平与其传达的职业精神内涵建立关联。在语言学习上,学生根据所给语境,综合运用一般过去时不规则动词、时间副词等语言知识来灵活描述或阐释关键事件的能力有待提升;在学习策略上,学生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明确内容要求 关联学业质量
三级(7-9年级)学业质量标准
3-1能听懂相关主题的语篇,借助关键词句、图片等复述语篇内容。
3-2能利用语篇所给提示预测内容的发展,判断说话者的身份和关系推断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3-5能借助基本的构词法知识推测语篇中生词的含义,辅助理解语篇内容。
3-6能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梳理书面语篇的主要信息,理解大意。
3-9能根据口头交际的具体情境,初步运用得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3-10能选用正确的词语、句式和时态,通过口语或书面语篇描述、介绍人和事物,表达个人看法,表意清晰,话语基本通顺。
3-15能结合图片、文字等提示信息,对语篇进行补充、续编或改编,语言基本准确。
3-17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伴一起就相关主题进行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五)遵循学生认知 建构内容体系
本模块按照敬业以成事---立志以成事---乐业以成事的设计思路建构内容,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在第一单元,重点关注关键问题What did Mark Twain do in.../at the age of.../in the 1860s? Is it a good idea to leave school at the age of twelve?第二单元聚焦How did Shakespeare's decision change his life?How does Shakespeare's life inspire you and your future job choice?第三单元关键问题为Did...have a happy past life?How do you know?
(六)依托语篇意义 建构主题大观念
主题大观念包含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之中,它为学生学习语言和探究主题意义提供语境,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基于主题建构并生成新的认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6] 。
(七)分析语言特点 建构语言大观念
语言大观念指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 [7],是辅助主题大观念建构的重要中介工具和过程载体。“Life history”模块的语言大观念梳理主要从语言表达方式和语篇文体特征两个方面展开。
(八)整合主题/语言大观念 形成单元大观念
英语学科大观念是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的有机融合。语言大观念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主题大观念将课程育人作为主要目标[8] ,二者侧重点不同,共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单元大观念可以提炼为“培育职业精神 筑梦多彩人生”。
(九)基于单元大、小观念 形成单元与课时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整个单元学习后的综合素养表现。教师要在单元大、小观念的基础上,结合单元教学内容与具体学情,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单元大、小观念和学情,教师制订了三个单元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课时教学目标、整体安排课时。
二、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指向单元教学目标;其二,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引领,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方面设计教学活动;其三,提炼单元各课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四,注重效果评价,通过课堂观察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本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上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王蔷、钱小芳、吴昊. 2021. 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架构、优势、学理基础及实践初效[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1-6.
[2]张献臣. 2021.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6, 12, 12, 16-17, 17.
[4]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4):3-14.
[5] JONASSEN D, BEISSENER K, YACCI M. Structural Knowledge:Techniques for Repre-senting, Conveying,and Acquir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M].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3: 2.
[6]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2019(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