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住宅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郑芬芬 姜宁
1.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展建设分公司 2.青岛海科控股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数字化技术为工程项目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支持。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因效率低、设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现代住宅工程对精度和效率的要求。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对此,本文对数字化转型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探索进行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住宅工程;造价管理;实践探索
引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住宅项目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建设规模与复杂度日益提升。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和方法。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工程造价管理者可以快速获取和分析项目数据,包括成本、进度、风险等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1数字化技术概述
数字化技术在住宅工程中主要包括住宅信息模型(BIM)、激光扫描(LiDAR)、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VR)技术。(1)BIM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整合住宅设计、结构、机电等信息,实现场景的可视化管理与优化。在本项目中,BIM模型使用AutodeskRevit软件创建,涵盖结构、施工图、设备及材料信息,实现工程量自动计算和预估成本。(2)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如LeicaRTC360激光扫描仪收集高精度点云数据,生成与实际场地高度一致的模型。扫描精度可达1mm,确保数据与设计的一致性,并用于后续施工进度监控与质量检测。(3)数字孪生技术结合IoT传感器和BIM,实时采集并同步住宅物的温度、湿度、负载等参数。通过使用如SiemensMindSphere平台,将现场数据与虚拟模型对接,监控住宅物的运行状态,实时调整施工计划和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第四,VR技术(如使用OculusRift)则用于施工前的虚拟漫游与设计验证,帮助项目团队识别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通过这些技术手段,项目的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能实现高效协同、精确控制与动态优化。
2数字化转型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2.1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与数据集成
数字化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在信息流和数据流的处理上。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使得项目中的各种数据(如设计图纸、预算、施工进度等)可以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这不仅大幅减少了人工操作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和延迟,也确保了数据的高效流动和处理。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能够将项目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供各方人员共享和使用。这样,项目的各项进展、预算变化、成本控制等信息均可实时更新和跟踪,从而实现全程可视化管理,确保项目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2.2大数据与智能化分析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的综合分析,项目团队能够识别工程造价的潜在趋势、风险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大数据使得工程造价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更加精确和科学,为决策提供了更加扎实的数据支持。此外,智能化分析工具如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应用,可以帮助系统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项目数据,自动优化造价管理方案,发现潜在的成本节约机会。AI还可以实时处理海量数据,提供更加智能的预测和分析,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3数字化转型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探索
3.1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宅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IM技术能够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通过数字化模型全方位展示分析住宅工程全过程,帮助造价管理人员提前识别可能出现的成本问题和资源浪费。通过BIM,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信息都能够进行集中管理,并与成本控制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项目初期就对预算进行精确预测,在施工阶段通过动态调整模型来反映实际成本,确保成本控制更加精细化。此外,BIM技术还与其他数字化工具如项目管理系统、进度管理软件等协同办公,提高了项目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造价管理的精度和透明度。
3.2AI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分支,已由单一学科拓展至跨学科领域,融合了仿生学、心理学、信息科学、逻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高新技术科学。其研究应用范围涵盖视觉识别、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决策管理等多个领域。AI技术有力助推工程造价行业朝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在工程造价管理中,AI技术成效显著。凭借构建诸如模糊神经网络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等造价估算模型,结合大数据技术剖析历史项目数据、市场价格和材料性能等多维信息,能够自动完成预算编制并实时更新优化。传统造价预测依赖专家经验和人工收集整合大量数据,既耗费人力,又增加时间成本。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优化模型参数,减少对专家的依赖和人力需求,提升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支出。
3.3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受限于有限的样本数据,难以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引入大数据技术后,工程造价人员可实时分析大量造价数据,运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工程造价的变化趋势预测,解决了历史工程造价指标静态、缺乏特征性等问题,有助于优化项目的造价方案。大数据分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深入挖掘、精细化分析,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评估潜在风险,并合理配置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等资源。大数据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数据,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工程造价的多个组成部分以图表形式呈现,通过图形的方式对比预算与实际支出,项目团队能够迅速识别出成本超支的具体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4数字化技术在预算编制中的实践应用
在住宅工程的预算编制阶段,数字化技术为提高预算的精准性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引入BIM、大数据和成本管理软件,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多角度的数字化分析,快速生成详细的预算数据,并根据历史项目对比分析造价信息,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中,利用BIM技术构建的三维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项目的工程量和材料清单,为造价人员提供精准的成本数据基础。此外,成本管理软件可以自动汇总和校核各类预算数据,避免了人工计算中的重复性和错误,提高了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减少了预算过程中的人为误差,还能通过自动化处理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为项目的后续阶段提供可靠的成本依据。
结束语
此次研究梳理了当前住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针对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数字化技术应用不充分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揭示了当前管理实践的瓶颈,也指明了未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持续发展,期待能够看到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涌现出来,为高层住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丹.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4(7):184-186.
[2]徐恩利,汤佩豫,王伟刚,等.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趋势与路径[J].中国招标,2023(8):84-86.
[3]徐恩利,汤佩豫,方欣,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的构建研究[J].建设监理,2023(7):46-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