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党校传播红色文化的策略探究
张彦飞
中共清丰县委党校 河南省濮阳市 457300
摘要:党校在培养党员干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党校应重视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正视新媒体时代对红色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和机遇,注重深入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策略。以下内容便简单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党校传播红色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党校;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一、党校传播红色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方式比较传统
党校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主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发展迅速,充斥着多元化的文化,很容易对党员干部或广大群众的思想造成不利影响。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伟大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播红色文化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然而就实际情况看,党校在传播方式上仍旧比较传统,依然在应用课堂教学、讲座等手段,对新媒体途径的使用相对不足,极有可能无法满足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1]。
(二)内容缺乏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对于党校的红色文化工作,应当进行内容创新。据实际情况看,党校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工作时,往往比较墨守成规,依然在应用比较单一且滞后的红色文化内容。目前,在党校学习的学员以年轻人为主,新思想、新观念的接受度较高,若依然采用传统教学内容,很可能无法激起其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三)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给传播红色文化带来了机遇,可以通过对新媒体的应用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传播范围。但是对于党校,借助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前提是专业人才,其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新媒体技术素养,还应能够掌握红色文化,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不过就实际情况看,党校在该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很容易因此影响红色文化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党校传播红色文化的策略
(一)创新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给党校传播红色文化产生了影响,并带来了机遇。需要党校逐步引入对新媒体的应用,创新传播方式。目前新媒体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已快速普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党校便可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每次发布内容时均应基于受众群众的特点制作标题和封面,以党史知识、红色故事等内容为主。同时还应注重与受众互动,及时回答评论、私信等;不仅如此,还可借助此类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教学,例如定期邀请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或专家学者进行直播授课,也可在线连麦,面向学员或其他群众讲解红色文化知识;另外,为强化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也可逐步打造红色文化移动应用,为广大党校学员提供一个能够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便捷学习平台[2]。
(二)优化传播内容
前文提到,党校在传播红色文化时往往缺乏内容创新,学员在每次学习时均是以相同内容为主,缺乏深层次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员年龄结构在不断优化,思想认知也比较深入,传统的红色文化内容已不再适合。对此应当立足红色文化深入挖掘其内涵。可以在党校内组建研究小组,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为主要工作,便于为红色文化教学工作提供信息支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经常出现一些公众非常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在传播红色文化时,可以将红色文化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利用红色文化中的相关原理、精神、哲学理论等内容进行解答,并可为问题解决提供一定的指引。以往在红色文化学习中,学员往往存在缺乏实践的情况,将红色文化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学,不仅可增强学员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深度,也可在该过程中引领学员乃至广大群众提高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关注度,这对传播红色文化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人才培养
党校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主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党校在传播红色文化时难免存在不足,与缺乏先进人才有关。该背景下传播红色文化的人才要求比较高,应在具备过硬的党性修养的前提下兼具新媒体素质。对此,党校应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尤其可面向高校的新媒体专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此类专业学生对新媒体的理论认知、技术开发、运营管理等均有比较深入的认知,在引进到党校后,能够为党校传播红色文化工作提供新理念、新技术,进而促进传播;与此同时,还应在党校内定期组织培训。参与培训的人员以党校教师、工作人员为主,培训内容以新媒体内容制作方法、运营技巧等为主,增强其新媒体素养,以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红色文化的新要求。
(四)强化传播效果评估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党校传播红色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可促进提高传播效果。为持续提升党校红色文化传播效果,应当注重传播效果评估。首先,应健全评估指标体系,每一指标均应具有可量化特点,可涵盖传播覆盖面、内容影响力、用户满意度等,通过对此类指标的全面调查和量化分析,综合反映传播效果;其次,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中也涉及许多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因此在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时,需要重视收集用户行为数据,便于后续进行分析,可及时调整传播策略或优化内容,始终保障传播的活力和有效性;最后,可定期邀请受众参与反馈调查,具体形式以在线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全面收集来自受众的意见或建议。
(五)拓展传播渠道
借助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是一大优势渠道,目前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党校在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方面还应继续优化改进,不断拓宽[3]。例如可以选择与主流媒体合作。相比新兴媒体,主流媒体更具权威性,受众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渠道,可与其合作制作红色文化专题节目,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再如,可以尝试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互联网企业深耕网络,与其合作探索传播红色文化的渠道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可逐步将红色文化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共同深入,扩大影响范围。此外,还可逐步推动红色文化走向国际,党校可组建高质量工作团队,专门负责红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工作。可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于其中展示、介绍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增强文化实力,吸引更多受众。
(六)联动多方力量协同传播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党校可寻求与学校、社区等多方之间的合作,使其均加入红色文化的传播网络,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范围。例如学校的学生正是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基于对新媒体方法的应用,在校园内举办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校园展览等活动,能够引领学生深度理解红色文化,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塑造三观;党校在与社区合作时,可在社区内设置红色文化活动中心,定期组织社区群众进行文化讲座、红色文化活动等,在丰富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可满足其精神世界;再如与企业合作时,可以组织红色文化团建活动,且在员工的定期培训中也可探索融入红色文化,促进员工树立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理念。而且党校在与多方合作传播红色文化时,均应进行同步记录,并将视频、活动内容等上传至新媒体平台。
结语:
党校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了挑战,但同时也伴有机遇。需要党校深入分析自身在传播红色文化中面临的挑战,如缺乏人才、内容创新性不足等,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在拥抱新媒体环境的同时注重引入先进人才,创新传播途径、拓宽传播渠道,将传播红色文化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传播实效性,发挥红色文化对学员、对广大群众的积极影响,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华金.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J]. 中国报业, 2024, (12): 242-243.
[2]韩晓月,张艳梅.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J]. 记者摇篮, 2024, (07): 69-71.
[3]李涛,于雪.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J]. 社会科学动态, 2024, (06): 76-86.
姓名:张彦飞 出生年月:1983年11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省清丰县 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