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事业单位工会文化建设与团队凝聚力提升
李翔
娄底市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承担教育、医疗等多项职能,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工会是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涵盖多元内容,影响员工思想行为,对提升团队凝聚力作用独特。团队凝聚力作为影响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如同黏合剂汇聚个体力量,提升工作质效。深入研究工会文化建设与团队凝聚力提升两者关系,对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会文化建设;团队凝聚力
1事业单位工会文化建设概述
1.1工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工会文化是工会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包含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精神与工作方式等。其核心在于维护职工权益、助力职工发展,推动工会工作。工会文化具有鲜明特征:群众性,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组织,其文化扎根职工群体,反映职工诉求、价值与风貌;维权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基本职责,贯穿工会文化建设,从内容到形式都围绕职工权益保障;服务性,工会以服务职工为宗旨,文化体现浓厚服务特质,各类活动与帮助旨在满足职工工作、生活、学习等需求。
1.2事业单位工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促进职工个人发展:事业单位工会文化建设为职工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培训、讲座、技能竞赛等活动,助力职工提升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推动职业生涯发展。积极的工会文化氛围还能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使其在工作中收获成就感,实现个人价值与职业理想。
增强单位内部和谐稳定:良好的工会文化可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工会通过组织交流活动、调解职工矛盾,能及时化解潜在冲突,融洽单位内部关系。和谐的内部环境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基础,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推动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工会文化建设能够将职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当职工在工会文化的影响下,对单位的价值观和发展战略形成高度认同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实现单位目标而努力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在履行社会职能、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2团队凝聚力相关理论
2.1团队凝聚力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团队凝聚力是成员间相互吸引、协作,为共同目标紧密相连的力量,由多要素构成。目标一致性是核心,成员清晰认知并认同团队目标,便更愿为之努力。成员间积极的情感交流,能增进信任理解、减少矛盾,困难时相互支持。合理的团队规范,可引导成员行为、确保运作有序;良好的合作氛围,则能激发协作意愿、提升团队效能。
2.2团队凝聚力对事业单位的积极影响
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成员之间沟通顺畅、协作默契。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快速达成共识,减少因意见分歧导致的时间浪费,从而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例如在应对紧急公共服务任务时,凝聚力强的团队能够迅速组织起来,各成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以最快速度提供优质服务。
增强创新能力:在凝聚力强的团队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敢于分享不同观点和想法。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促进新观念、新方法的产生。事业单位在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时,团队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单位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提高职工满意度与忠诚度:当职工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在团队中获得尊重、支持与协作的乐趣时,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会显著提高。高满意度进而促使职工对单位产生更强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工会文化建设促进团队凝聚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3.1通过文化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
工会组织多样文化活动,能增强员工归属感。如文艺演出、体育竞赛,为职工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职工借此释放工作压力,与同事轻松互动,拉近彼此距离,增进了解与友谊,感受单位 “家”的 氛围,从而更愿意融入团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为提升团队凝聚力奠定情感基础。
3.2塑造价值观引导员工目标统一
工会文化建设注重塑造职工价值观,通过主题教育、宣传先进事迹等,向职工传递单位核心价值观。职工一旦认同,工作行为与价值判断便会趋同,主动将个人目标与单位整体目标统一,意识到工作不仅关乎个人,更与单位的社会使命紧密相连。如在秉持 “服务社会、奉献自我” 价值观的事业单位里,职工会更重视服务质量,一心助力单位达成服务社会的目标。如此一来,在共同价值观的凝聚下,团队形成强大合力,凝聚力得以提升。
3.3利用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团队协作
工会搭建的沟通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团队协作。定期组织职工座谈会、经验分享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工作中的想法、困惑与建议,从不同视角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中,职工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工作,找准互补点,在实际工作中配合得更默契。线上沟通平台,如工作群、内部论坛,也让职工随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有力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与凝聚力。
4加强事业单位工会文化建设的策略
4.1完善工会文化建设体系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事业单位应确立工会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完善工会组织架构,落实专人负责文化建设。设立专业部门或岗位,配备文化建设人才,制定规划、组织活动。此外,加强工会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会文化建设。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工会文化建设需要长远规划与明确目标。应结合单位性质、职能和职工需求,制定契合单位发展的规划,明确各阶段任务、重点和预期目标,让文化建设有序推进。短期可组织职工喜爱的文化活动,吸引关注;长期着力打造特色工会文化品牌,提升影响力。
完善制度保障:完善工会文化建设制度,夯实文化建设基础。从活动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规范文化活动流程,保障经费使用合理、充足,对积极参与工会文化建设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激发职工参与热情。
4.2创新工会文化活动形式
结合时代特点开展活动:随着时代发展,职工兴趣与需求不断变化,工会文化活动也应与时俱进。比如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知识竞赛、文艺作品征集,让职工能随时参与。还可围绕环保、公益等热点话题举办活动,既满足职工社会责任感,又提升活动吸引力。
突出个性化与差异化:事业单位职工群体特性多样,兴趣爱好、年龄层次各不相同。工会组织文化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这些个性化与差异化因素,提供多元选择。针对年轻职工,可开展街舞比赛、电子竞技等时尚文体活动;针对年长职工,可组织书法、摄影等传统艺术活动,以此激发职工参与热情。
加强活动的互动性与体验性:传统工会文化活动形式单一,职工参与度不高。创新活动形式要增强互动性与体验性,让职工当主角。比如举办团队拓展训练,借互动游戏和挑战项目,提升职工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组织参观学习,让职工走出单位,了解行业前沿,拓宽视野。
4.3提升工会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专业培训:工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乎工会文化建设的成效。可定期开展培训,涵盖工会业务、文化建设理论及活动策划组织技巧等内容,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推进工会文化建设。如邀请文化建设领域的专家举办讲座,或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助力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与服务意识:新时代要求工会工作人员具备创新与服务意识。前者助力探索工会文化建设新路径,增强文化活力与吸引力;后者聚焦职工需求,要求工作人员全心服务。可通过开展创新思维培训、服务理念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创新与服务能力,为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工会文化建设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因此要着力培养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团建活动、开展跨部门合作项目等方式,增进人员间的沟通交流与互信,提升协作效率。在团队协作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工会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5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工会文化建设与团队凝聚力提升紧密相关。工会文化建设借由独特内涵、多样活动和有效机制,增强员工归属感、统一目标、促进协作,有力推动团队凝聚力提升,进而保障单位高效运行、创新发展与和谐稳定。为强化促进作用,事业单位需完善工会文化建设体系、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未来,依据单位特点与发展需求,精准开展工会文化建设,实现凝聚力最大化提升。同时,关注社会与职工需求变化,持续优化策略,为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余冬梅. 事业单位团队建设与组织文化塑造 [J]. 人力资源, 2024, (08): 4-5.
[2]杨帆. 工会文化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的促进效应研究 [J]. 中关村, 2023, (04): 98-99.
[3]吕亦青. 事业单位工会实践及其对劳动关系气氛的影响研究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2, (14): 100-102.
[4]周岩. 强化企业工会对职工的作用研究 [J]. 现代商业, 2014, (33): 270-271.
作者简介:李翔(1984.11)女,汉族,湖南娄底,硕士研究生,政工师,从事工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