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万洪波
盐城市步凤中学 22404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情况,分析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分组不合理、教师引导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学分组、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机制等改进措施,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研究
引言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建构知识。
(二)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社会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
(一)实践案例
以某初中一年级数学课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为例,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然后,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级组织去动物园游玩,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 20 元,学生票每张 10 元,该班级共有 40 人,总共花费 320 元,问该班级有多少成人和多少学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解题思路和结果。
(二)实践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让学生们在相互帮助中共同提高了数学解题能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不断地合作,学生们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分组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分组比较随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小组之间实力不均衡,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有些小组中优秀学生较多,学习任务能够轻松完成;而有些小组中基础较差的学生较多,学习任务难以完成,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引导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讨论过程关注不够。当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浪费了课堂时间。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而且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于学习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改进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科学分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组,确保小组之间实力均衡。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让学生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同时,要定期调整小组人员,保持小组的新鲜感和活力。
(二)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法和引导技巧。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三)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分组不合理、教师引导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科学分组、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机制等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推动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基于合作学习理论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探究. 任小楠.智力,2020(34)
[2] 佐藤学的合作学习理论及其镜鉴. 黄洪霖.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5)
[3] 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周全.课程教育研究,2017(19)
[4] 刍议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班级管理模式. 温灵巧.时代教育,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