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分析
屈泉贵
420323198206010833
钢筋与混凝土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材料,具有类型多和用量大的特点,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在材料选择、技术应用、管理过程等方面加以重视,杜绝返工问题,为施工的顺利推进打下基础。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做到技术与管理的结合,这样才能推动工程的顺利建设,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的原则
首先是遵循组织有序原则。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只有保证管理的科学性才能为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施工单位要做好科学规划,并且促进施工环节的协调。其次,遵循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施工单位合理利用资源是为了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所以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的需要科学配置人力、材料与设备。最后,遵循质量控制原则。施工单位做好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提升工程质量,所以在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规范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需要通过质量验收措施,确保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1]。
二、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特点
(一)一次性管理
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管理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不可逆性特征。一次性管理核心在于精准匹配设计、工艺与现场条件,需在前期规划中全面整合结构荷载、配筋参数与施工环境,确保方案唯一适配性。施工过程严格遵循工序不可逆原则,需逐层落实隐蔽工程验收与节点质量追溯,避免返工损耗。同时,一次性资源调配要求统筹协调人员、机械与材料进场时序,消除工序交叉冲突。整体来说,通过动态优化浇筑养护、模板拆除等关键工序的工艺衔接,形成闭合管理循环,保障结构整体性与耐久性达标。
(二)综合性管理
钢筋混凝土施工管理具有综合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多层级协同管控体系的构建。首先,需统筹整合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作业规范,实现设计意图与施工工艺的系统衔接。其次,管理过程中需同步推进质量安全双控机制,通过材料进场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及浇筑养护标准化流程,形成全过程追溯链条。同时须协调人机料调度与进度计划匹配,强化各工序的衔接性,规避交叉作业冲突。此外,综合性管理还要求建立成本动态监控与风险预判机制,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设计变更、质量巡检及资源消耗数据,实现决策优化。最终通过技术规范、组织流程与监督机制的立体化协同,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体系 [2]。
(三)约束性管理
首先,施工全过程必须严格对照设计图纸、材料性能指标及工艺参数要求,对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绑扎精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关键环节实施强制规范。其次,管理需立足国家建筑规范与行业标准,通过工序交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及强度检测等强制性控制节点,形成闭环约束机制。同时需落实岗位责任追溯与安全操作规程的硬性约束,强化施工人员资质审核与作业行为监管。此外,随着数字化监控手段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深入,可实时比对施工偏差,确保每道工序稳步推进。
三、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措施
结合当前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实际,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施工单位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完善施工过程管理、强化施工队伍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施工技术方面,施工单位要建立标准化与动态调控相结合的管控机制,具体说来:首先,强化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与工艺参数确认,确保设计规范与施工方案的精准对接。其次,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材料性能复验、模板定位校准及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等技术标准,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再次,针对钢筋绑扎间距、节点锚固长度等关键工艺指标,实施多层级复核制度,通过实时监测及时修正施工偏差。最后,构建技术档案动态更新机制,整合设计变更、工艺调整与质量验收记录,形成可追溯的技术管理闭环。此外,施工单位要加强特殊工序的工艺论证与作业指导书编制,确保技术标准穿透至每个施工环节,最终实现工艺规范性与质量可控性的统一。
(二)做好施工材料管理
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管理注重建立全流程的精细化管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单位严格依据设计标准和施工需求制定材料采购规范,实行供应商资质审核与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核验制度,确保进场材料性能达标。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强化材料进场联合验收机制,对钢筋规格、混凝土试块强度等关键指标实施批次抽样检测,建立从入场到使用的可追溯档案。再次,落实分类存储标准,规范露天堆放防潮措施与标牌信息标注,避免材料性能受损。最后,通过限额领料与余料回收制度控制现场消耗,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追踪材料流向与库存状态 [3]。
(三)完善施工过程管理
任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都要以构建标准化作业体系为核心,强化全流程的动态管控。首先,施工单位需建立工序衔接标准与作业指导书,明确各施工节点的技术参数与质量验收基准。其次,实行关键工序的动态巡查机制,对模板安装垂直度、钢筋定位精度及混凝土浇筑连续性等实施实时监测与偏差预警。再次,完善工序交接复核制度,通过隐蔽工程施工前联合验收、浇筑后强度抽检等刚性控制节点,建立质量追溯管理台账。强化夜间施工、交叉作业等特殊场景的专项方案审查与现场督导,确保工艺规范穿透至每个作业面。最后,需要建立应急预案与风险防控清单,进而有效管控支模体系稳定性、振捣密实度等质量薄弱环节 [4]。
(四)强化施工队伍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需严格实施岗位准入审核,重点核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与工种技能匹配度,落实三级安全教育标准化流程。其次,管理过程中建立班前技术交底与作业指导书签收制度,确保工艺标准精准传达至每位操作人员。再次,推行施工班组动态考核机制,通过工序质量追溯码与实名制施工记录,实现作业成果与个人绩效的挂钩管理。针对钢筋加工、模板支护等关键工序,实行专职技术人员跟班督导制度,及时纠正操作问题。此外,建立施工人员技能提升长效机制,定期组织规范标准解读与实操培训,重点强化节点构造施工与质量通病防治能力,最终通过劳动组织优化与交叉作业协调机制,进而保障各工序衔接有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需突出系统性管控思维,重点围绕材料质量追溯、工艺标准执行与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构建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通过规范材料验收储存流程、强化工序过程监管、落实岗位责任考核等核心措施,形成全链条质量闭环,最终为住宅建筑结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高龙 . 工程建设项目甲方管理难点及管控对策分析 [J]. 中华建设 ,2024,14(12):58-60.
[2] 谭建美 . 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研究 [J].居舍 ,2024,(2515):173-176.
[3] 欧阳裕 . 建筑工程项目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J].居业 ,2023,36(11):43-45.
[4] 陈海龙 .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22(0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