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植技术方案及流程探索
马春旺 王永平 吴玉昆 季鹏 段有祥 周丽琴
1楚雄市吕合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675009 2楚雄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675000 3楚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75000
摘要:高原河谷辣椒<云楚一号辣椒>是楚雄市吕合镇回龙村的农特产品,生长在海拔1860米的九龙甸水库旁,辣椒生长期年平均气温21℃-29℃之间非常适合各种辣椒品种的种植,九龙甸水库下面的紫甸河河水一年四季流淌,给辣椒浇水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阳光的适宜和水资源的保证,让辣椒的外观色泽口感方面增加了有利的条件,腌制出来的泡椒和干辣椒舂出的辣椒面,色鲜艳,口感醇香,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彝州小彝妹”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楚雄市吕合天义种植基地报送的《寻乡村美食看健康中国云楚一号丘北辣》案例,入选农民日报社“乡村好食”全国短视频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好食优秀案例”。为促进辣椒种植技术规范化,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拟定技术方案与流程,供参考、交流、学习。
一、1月底2月初,落实面积,制定技术方案。2月中旬,协助公司与各种植基地签订合同,指导农户做好育苗营养土堆捂与育苗棚制作。
1、营养土配方:每亩大田计划用100穴的育苗盘40个,每个需营养土8公斤,每亩大田育苗需营养土320公斤,10亩大田需营养土3200公斤。用60%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粘性壤土,40%的腐熟的有机肥(细碎过筛),三元复合肥2公斤细碎兑水60-80公斤,加50%的百苗清80克,70%的吡虫碄4小袋,均匀混合后用农膜密封堆捂15-20天。2、育苗棚:有条件的建高2.5米以上的大棚育苗,亦可建高50-60厘米的小棚育苗,育苗床宽1.2-1.5米,长15-20米,床面中低、边高,形成有4-5厘米高的托盘边,播种前3天浇足底水,用除地虎200毫升加敌克松2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墒面,消灭害虫卵和病源菌。
二、2月底3月初进行播种育苗
1、浸种消毒:晒种2-3小时,打破休眠。把种子放入55-60度的热水中并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30-35度时,用手搓洗净种子表面的角质粘液,淘洗干净后用3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5小时后捞出,摊开稍晒1小时后催芽。2、催芽:将浸过种的种子放入保温、保湿、透气的催芽袋中捂种催芽,每天早晚可用温水进行淘洗,中午可把催芽袋放于阳光下增温并注意翻动,当催芽袋表干燥时可潮水加湿。3天后当有75%左右的种子破嘴或露白时,挑选发芽的种子播种,确保出苗整齐。3、播种:将育苗盘平铺在潮湿的墒面上,把营养土的85%撒入育苗盘的孔穴内,浇足底水,每个孔内播冒芽种子3粒,把剩余的15%营养土用于盖种,厚度在1厘米左右。盖种后用50%的多菌灵8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播种与盖种相隔不超过2小时,用小棚育苗的喷药后即可盖膜。(由于单穴点播相对需用时间长,建议种子处理、捂种催芽分2-3批进行,确保出芽的种子当天播完)。4、苗床管理:确保3月6日前基本播种结束,4月底5月初移栽大田。苗床管理的目标是苗齐苗壮。播种后5-6天子叶出土,当部分子叶带帽时,要及时喷水,撒些湿润细土。通过控制温湿度来调节小气候。一般3-4天浇一次水,播种10天出苗整齐后中午要进行放风降温,并逐日加大通风量,播种后20天进入大十字期,只需早晚盖膜保温防霜,播种后25天,根据气候条件一般可揭膜,苗期的施肥、施药可结合浇水进行,提倡少施勤施,浓度必须控制在0.5%以下。10亩大田的苗床,每浇肥一次的量不超过0.5公斤尿素或1公斤复合肥,农药用量不超过50克。苗床期水份不宜过重,前期以盘土湿润保出苗为中心,后期适当干旱炼苗促根壮杆,苗龄55天,提倡栽嫩壮苗,苗的主杆主径0.25-0.3厘米,高12-15厘米时可移栽大田。(注:种子如剩余可在播种墒开播种沟,按4厘米的塘距直播芽种,每塘播2粒芽种,做备苗)
三、4月中旬至5月初大田移栽定植
1、提前预整地:选择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在4月中旬深翻晒垡5-7天后旋耕碎垡。从利排水向开墒,每墒必须有单独的排灌系统,1米下线,墒面底宽80厘米,顶宽60厘米,沟宽40厘米,沟深28-30厘米,每墒的长度不超过20米。2、施足底肥:坚持双层施肥,结合开沟理墒每亩施50公斤三元复合肥(15-15-15),50公斤普钙,20公斤硫酸钾,3000公斤优质腐熟的农家肥,混合均匀后施于墒面下5-8厘米的耕作层内。平墒后打塘,每墒打2行,塘行距40厘米,塘距25厘米,塘深3-4厘米,每塘施入20粒左右的复合肥做冲塘(15公斤左右),施肥后浇足塘水,肥、水、土均匀混合。3、大田消杀,减少病虫源:理墒,打塘、施肥、浇足塘水后,每亩大田用除地虎300毫升,敌克松2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的喷撒在以墒面为主的大田内,喷药后及时盖地膜,盖膜后3-5天,对准塘口的位置破膜、定植、封口并浇足定根水。地膜最好选择银黑色地膜,能够提高地温、保湿、防杂草,反射紫外光线,利于果实着色,有趋避白粉虱、蚜虫的效果。4、移栽定植:移栽定植前,要做好控水炼苗,施好送嫁药、送嫁肥,每塘栽1穴,每穴2-3苗,必须坚持100%的种苗带土移栽大田,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成活后要适当控水,苗出现缺水状况在浇水,使用腐殖酸壮耕隆进行浇根,促进根系生长。具体时间根据水源、茬口决定,有水源保证,茬口合适的水田可以在4月10后开始移栽,水源没有保障的山坡地可以气候、降水情况推迟移栽期。
四、5月保苗、齐苗壮,及时揭膜,中耕除草、培土,追肥,防病虫。
1、定植初期(栽后25-30天)的管理,重点是保证移栽苗成活率高,生长健壮。移栽后40天为盖膜期,要根据土壤干湿度,气候条件。计划浇3-4次肥,追1-2次肥,浇1次药。前期每隔4-6天浇一次水,保证移栽苗成活,后期7--9天浇一次水,适当的控水炼苗促扎根、防徒长。栽后7天结合浇水,每亩浇施敌克松500克,预防黑茎病、根腐病,栽后20天每亩浇施尿素10公斤提苗。2、揭膜、中耕除草、培土、施肥。栽后30天左右,苗高25-30厘米时,必须揭膜,揭膜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追肥,中耕的深度为5-6厘米,中耕应结合除草、培土,进一步实现深沟、高墒、塘平。培土后每亩浇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3、植株调整:5月底6月初应及时清除门椒,早摘对椒,并摘除门椒下了叶腋中发出的枝条,开花结果期应及时清除底部的老叶、病叶、无效分枝,保证通风透光。中后期应视植株及群体生长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搭架或吊架,防止植株倒伏。
五、6月,进入雨季,预防病虫害为重点
1、疫病;亩用72%的普力克水剂100毫升,72%的克露叶面肥50克,兑水50公斤在6月中旬喷施一次。2、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赤班病),6月中下旬至采收结束,均需预防,一般可用百菌清、甲霜灵锰锌、代森锌、粉锈清,每隔10-15天交替用药预防。3、病毒病:5月中下旬,亩用20%的吗啉胍乙铜可湿分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一次,6月上中旬亩用1.5%植病灵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六、7-10月,采收、追肥延产期,预防病虫保株壮
1、采摘宜分批次进行,个体通红时可摘收交售,一般可采7-10批次,每采收2次必须看苗情追一次肥,中后期的产量与科学追肥成正相关,为提高追肥效果,每次可追施10公斤尿素加10公斤硫酸钾,具体追肥的数量和次数应看群体长势、土壤供肥能力而定。2、一般两次采摘的间隔期为10-15天,每次采收结束后应视其表现及时喷施农药、叶面肥预防病虫害,补充营养,保证植株生长健壮。辣椒是无限花系,采收期的长短与中后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相关联。3、中后期应严防涝灾,保证排水通畅,并结合追肥进行松根培土,严防因雨水过大导致根系缺氧死苗。4、采收后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销售或加工存储。
七、注意事项
1、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品种。辣椒品种分为菜用型鲜椒、泡椒、干辣椒;工业辣椒。种植前必须做好市场分析,市场到位要准确,生产围绕市场转。
2、规模化种植必须要有订单,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3、辣椒属于茄科作物,为避免土壤传播病虫害和土壤养分缺乏,不能与烤烟、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连作,必须与茄科作物轮作。